香葱又称四季香葱,以其柔嫩的质地和辛香的气味在厨房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香葱也是脱水蔬菜加工的重要原料。然而,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各种病害,其中霜霉病就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病害。它不仅影响香葱的食用和商品价值,还对产量和效益造成极大损失,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绝收。
香葱霜霉病主要侵害叶片,通常在苗期达到5-6叶、约17厘米高时开始发病。病变一般从外叶的中部或叶尖开始,病症表面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的霉层,逐渐变为黄绿色,最后干枯成灰绿色。感染严重时,病部以上的叶片容易干枯下垂或折断,湿润环境下,病叶可能腐烂,干燥后则形成皱缩和扭曲的形态。
香葱霜霉病的病因是由鞭毛菌亚门的霜霉侵染引起的。这种病菌在10-15℃的环境中生长良好,而在10℃以下或20℃以上时则孢子囊形成的数量会显著减少。病菌以卵孢子形式在土壤或种子中越冬,春季萌发并通过植株的气孔侵入,进而引发病害。同时,病灶上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风、雨和昆虫等传播,引起多次感染。
一般而言,早期栽植、重黏土、干旱缺水和低洼地势等因素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此外,土壤排水不良和过量施用氮肥也会增加病害的风险。生长旺盛时,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暴雨或高湿天气,将更有利于病害的扩散。
香葱的根系较弱,且耐旱能力相对较差。为此,应选择高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且便于排灌的沙壤土地块进行种植。同时,轮作2-3年,避免与葱蒜等作物连作。
使用无病苗是防治霜霉病的有效途径。种植时应在早春时选择病害较少的田块进行种苗的保留,挖收后进行适当干燥和保管。
为避免高温阴雨天气对香葱生长的影响,建议选择在10月中旬之后进行定植,以促进香葱的健康生长。
在收获时,及时清理田间病株的残体,并在生长期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确保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源。
在定植前进行最后一次种苗筛选后,用农药进行浸种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浸种后需晾干,以保证定植时带药定植的效果。
通过施加有机肥和增加钾肥的使用,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保持田间湿润但不过分潮湿,有助于预防病害的发生。
对葱蝇、蓟马、潜叶蝇和蚜虫等传播病害的昆虫进行有效防治,有助于降低香葱霜霉病的风险。
在苗高达到15厘米左右时,开始进行药剂预防,建议定期喷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对于发病初期,也需要按时喷药以确保香葱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防治香葱霜霉病,确保香葱的健康生长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