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芒种到小暑的时期,即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大葱定植的关键阶段。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商品葱,除了选择适合的土壤、合理的茬口和优良的品种,田间管理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浇水、追肥和培土等几个管理要点。
大葱的缓苗期一般在炎热多雨的季节,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止烂根。这段时间内一般不进行浇水,以帮助根系迅速更新,并促进植株返青。进入8月上中旬,天气逐渐转凉,葱白开始生长,此时气温仍偏高,植株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对水分的需求不大,浇水次数应控制在2到3次,且应避免在中午时段浇水。
处暑之后,大葱进入生长的高峰期,叶片和葱白的重量迅速增加,对水分的需求也显著提升。在这一阶段,每4到5天应进行一次大水浇灌,总浇水次数大约在8到10次之间,确保水量充足并均匀渗透。
伴随霜降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大葱基本成型,进入葱白充实期。这一段时间内植株的生长速度减慢,对水分的需求减少,但土壤仍需保持湿润,以促进假茎的灌浆和叶肉的生长。一般在此阶段应浇水2次,并且在收获前的7到10天内应停止浇水,以便于采收和贮运。
适时的追肥对于大葱的生长尤为重要,它能够满足大葱的营养需求,是实现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在炎夏结束后,天气逐渐凉爽,葱株的生长加快,此时需追施一次攻叶肥。每亩应施用1000至1500千克的腐熟农家肥、100千克草木灰,以及15至20千克的过磷酸钙,混匀后浇水,有助于促进大葱的生长。
在这一阶段,大葱的生长速度最快,薹白加粗需水及养分也增加。追肥时以氮肥为主,同时适量增加过磷酸钙和草木灰。一般每亩施用尿素10至15千克和过磷酸钙15千克,首次追肥中可加入10至15千克的硫酸钾,以提高葱白质量。
培土是大葱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软化叶鞘,防止倒伏,并提高葱白的产量和质量。在充足的肥水供应下进行培土,能够延长葱白的长度,提升其质地。在大葱旺盛生长期,应及时进行行间中耕,分次培土,一般需培土4次,每次的培土高度应根据假茎的生长情况调整,培土高度应保持在3至4厘米,切忌埋住葱叶,以防造成叶片腐烂。
培训时应选择土壤水分适宜的时间,建议在下午进行,以避免早晨露水大、湿度高而对叶片造成损伤。
上一篇:蜗牛与小茴香的奇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