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紫斑病,又称为黑斑病,是葱类植物常见的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花梗,同时也可能导致鳞茎受损。该病害能够侵袭多种葱类作物,包括大葱、洋葱、大蒜、韭菜和韭葱等。
被感染的叶片和花梗初期会出现水渍状的小灰白斑点,随后病斑会扩展为直径达3-4厘米的大斑,形状会变得稍微凹陷,并呈现出暗紫色和同心轮纹。在潮湿的环境下,可能在病斑上形成黑色粉霉状物。随着病情加重,病斑会围绕花梗生长,可能导致花梗折断,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大量变黄和枯死。
鳞茎的损害通常发生在切顶后的伤口处,这些伤口会变黑并腐烂。
葱紫斑病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发病适宜温度为25-27℃。在雨水多、结露时间长或雾气重的情况下,病害会加重。此外,连作病地、低洼地、过量浇水、肥料不足,以及虫害造成的伤口,也会导致病害的蔓延。
为了防治葱紫斑病,可以采取以下农业措施:在病地进行与非百合科蔬菜的3-4年轮作;选择抗病品种,如红皮洋葱相较于白皮洋葱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确保种子来源于无病区或健康种株,以避免病菌传播;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种植;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及磷钾肥;避免淹水,并在雨季加强排水;及时拔除病株和摘除病叶、病花梗,并集中深埋或焚烧处理。
适时收获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应在葱头顶部成熟后收获,并进行晾干及低温贮藏,保持温度在0℃左右,相对湿度为65%。
对于带菌的种子,可以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1小时,浸泡后冲洗干净并催芽播种。或者使用种子重量的0.3-0.4%与35%雷多米尔、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等药剂拌种。鳞茎则可用40-45℃的温水浸泡1.5小时进行消毒。
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2%抗霉菌素(农抗120)或2%武夷霉素的200倍液进行喷洒,每7天一次,连续喷2-3次。
在病害初期,推荐使用以下农药进行防治: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75%百菌清的600倍液、或64%杀毒矾的500倍液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并隔7天喷一次,连续3-4次。如果还有葱蓟马同时危害,需尽早防治以减少伤口。在药液中添加1.5公斤大豆浆、100克合成洗衣粉或适量植物油,可以增强药物的黏附性。
上一篇:种植大葱带来的丰厚收益
下一篇:秋季管理大葱有助于提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