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立秋,气温逐渐降低,空气湿度减小,这为大葱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在这个快速生长期,合理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促根、壮棵和培土。以下是提高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四个关键措施:
立秋之后,气温减少,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强,葱叶生长进入重要阶段。此时,水肥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立秋至白露期间,应采取“轻浇、早晚浇”的原则,配合施用“攻叶肥”。每亩施用1500公斤经过腐熟的农家肥、20-25公斤过磷酸钙和10公斤硫酸钾,以促进叶部的快速生长。
白露过后,天气凉爽,昼夜温差增大,葱白开始形成,此时的肥水管理尤为重要。建议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尿素每亩施用约20公斤,增施硫酸钾15公斤。浇水方面应遵循“勤浇、重浇”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葱白的生长需要。霜降之后,随着气温降低,应逐渐减少浇水,并在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以增强大葱的耐贮性。
适当地培土对大葱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俗话说:“要想大葱起身,土要培到葱心。”培土不但可以软化叶鞘,防止倒伏,还能有效提高葱白的产量和品质。从立秋到收获前,应进行四次培土(立秋、处暑、白露和秋分),每次培土的厚度应达到最上叶片的出叶口处,确保不埋没心叶,以免影响大葱的正常生长。
为保证大葱的健康成长,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必要的。在缓苗后,应及时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或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500倍,以及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尤其是在潜叶蝇的产卵和幼虫孵化初期。此外,若发现黑斑病或紫斑病,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进行2-3次,药剂需轮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大葱的收获时间也非常关键。农谚云:“寒露不收葱,越长心越空”。过早收获会导致葱白未充分膨大而减产,过晚则可能导致假茎上端失去水分、变得松软,影响商品价值。我们建议在寒露时节收获大葱,以确保最佳的产量与品质。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大葱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适时的浇水、科学的施肥、有效的培土和严密的病虫害防治是成功种植大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