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冬大葱的移栽定植及后续管理,确保您的种植工作有效且成功。
选择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冬大葱的种植。收获前茬后,及时进行土壤翻耕,深度在25至30厘米之间,犁而不耙以确保土壤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消灭土壤中的病菌与杂草。
当葱苗生长到约80天时,可以开始挖沟定植。最佳定植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5日前。
挖沟时使用宽12厘米、长35厘米的铁锨,沟距应保持在60至63厘米,以便于管理及培土。沟深控制在20至25厘米,沟底需施入3000千克的腐熟农家肥和40千克的三元素复合肥,有利于大葱根系的发展。
起苗前1至2天需适量浇水,挖出的苗要分为大、中、小三级,确保定植时大小苗分开,有助于提高成活率与产量。
合理密植尤其关键。每两棵葱苗为一撮,撮间距1.5厘米,并将葱苗靠在葱沟背上,覆土时确保不埋住心叶,建议埋住葱白的四分之三。
定植后要及时浇水,第一水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沟塌。随后每隔5至6天再浇一次缓苗水,保持土壤湿润,降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止根部腐烂。
冬大葱的追肥一般分为三次,第一次在苗缓过来后进行,施入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后续的追肥应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并可通过叶面喷肥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
每次追肥后要浇水并进行培土,注意不要埋住心叶,控制在“五叉股”以下。培土时,土壤水分需适中,以免影响葱叶健康。
冬大葱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一般无重大病害发生。可以适量喷洒多菌灵或百菌清进行预防。
主要害虫包括葱根蛆与葱蓟马,可在第二次浇水时使用敌百虫进行防治,效果显著。对付葱蓟马可使用适量的敌杀死乳油溶液。
通过精心的管理与科学的防治,您将能够获得丰收的冬大葱,实现高产与增收的目标。
上一篇:新推出的葱类品种——牡丹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