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又称茎用芥菜,经过加工后称为榨菜,尤其以四川榨菜最为知名。虽然茎用芥菜的起源和广泛种植主要在四川及长江流域的湖北、浙江等地,黄淮海地区因气候等因素以往并未广泛种植。但近年来,青岛市农科所和泰安市农科所等研究机构开展了榨菜北移的研究,针对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众多研究成果中,选育出的品种“青圆早榨菜”值得关注。该品种由青岛市农科所育成,并获得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可。青圆早榨菜植株生长势强,株高可达80厘米,叶片呈椭圆形,绿色且叶面微皱,叶基部有1至3对全裂的叶片。在茎膨大期,植物一般保持10到12片叶子。主茎特点为肥大、淺绿色和卵圆形,叶基部的瘤状突起较大而整齐,通常有3个,中间的突起较大,呈螺旋层叠排列。
该品种主茎的横径可达10至14.5厘米,纵径为9.3至16厘米,平均单株茎重约250克。青圆早榨菜对日照反应较为迟钝,不易提前抽薹,生长周期约为70天,亩产可达1000公斤,同时可以收获供腌制的嫩叶500公斤。
栽培青圆早榨菜时,建议选择土质疏松的肥沃土地。每亩施入5000公斤腐熟的优质圈肥,并掺施40公斤过磷酸钙作为基肥。需进行深耕与耙细,做成宽矮的垄,垄面宽度为36至40厘米,垄沟宽26至30厘米,垄高为10至15厘米。一般在8月16日至20日之间播种,播种期要严格把控,过早或过晚播种都会影响产量。
播种时,在垄上开两条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中。每亩播种量约为150克,覆盖细土后需轻耙平垄面并浇水,保持湿润。出苗后要间苗,通常间苗2至3次,以清除病苗、弱苗和杂苗。在苗期可进行追肥,促进生长。
在榨菜的生长过程中,防治蚜虫等害虫极为重要,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青圆早榨菜对低温非常敏感,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容易受冻。所以,必须在立冬前后,根据天气预报及早收获,避免冻害。榨菜收获后可在活窖中贮藏,最佳贮藏温度为1至2℃。
青圆早榨菜作为新引入的优良品种,适合在黄淮海地区栽培。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增加收益,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篇:榨菜移栽的五个关键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