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是宁波鄞州地区冬春季节的重要经济作物,其广泛的适应性使得该作物不仅可以在棉区种植,还成功实现了北菜南移。在稻区,榨菜的病斑较少,空心率低,且品质上优于棉区。经过三年的实产考查,本地区榨菜的平均亩产可达到3000公斤以上,最高甚至达到了4286公斤,个别榨菜的重量超过0.5公斤。与种植油菜和大麦相比,榨菜的经济效益更是有几倍的优势。以下将介绍冬春季节稻区榨菜的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榨菜移栽后,气候干旱会导致其生长缓慢,丰产架子低。因此,施好冬壮肥成为关键。每亩可施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和氯化钾5公斤,并用25-30担水进行冲施。这可以促使榨菜在严冬保持叶色健康,扎根稳定,确保安全越冬。
随着气温在二月份的上升,榨菜将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要求施用膨大肥。应在二月下旬重施肥料,每亩可用尿素25公斤、氯化钾12.5公斤并加水浇施,另外也可以在行间施用30公斤三元复合肥。重要的是,避免单一施用氮肥,以免造成叶片及瘤茎的灼伤。
施肥的间隔应为10-15天,根据榨菜的生长情况进行补施平衡肥,每亩可用尿素5公斤和氯化钾7.5公斤。此外,也可以单施氯化钾,以期瘤茎膨大与叶片生长保持一致,从而减少空心现象,并降低空心指数。此时喷施两次EM液(或TD)也能显著提高产量。
在春耕期间,田间的湿度过大可能会导致黑斑病和白锈病等病害的发生,因此在病害尚未发作之前进行预防至关重要。可选择80%代森锰锌500-800倍或25%使百克1000-1500倍进行喷施,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虫害方面,主要以蚜虫和小菜蚜为主,可以使用10%一遍净10-20克与5%锐劲特2500倍相结合进行防治,确保榨菜健康生长。
总之,通过科学的培育管理和及时的防病虫害措施,宁波鄞州地区的榨菜种植将能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更高的经济收益。
上一篇:榨菜盐腌制与脱水技术革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