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芹起源于中海沿岸的沼泽地带,1992年被引入昆明市贡县进行种植。在适宜的自然气候下,西芹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云南的西芹还实现了全年供应,产品大量销往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该地区外销量最大的蔬菜之一。为了提高经济效益,2003年种植者利用西芹在移栽后的缓苗期生长缓慢、喜阴湿的特点,合理套种短期生长的菠菜和瓢菜,从而在西芹盛果期前有效提升整体产值,现已迅速推广此技术。
利用大棚良好的温湿调控能力,可以在西芹生长的行间适时套种生长快速的菠菜和瓢菜。这种方法既不会减少西芹的产量,又能保证高效的经济收益。
应选择生长旺盛、抗逆性强且商品性好的西芹品种,如美国PS西芹、文图拉及高优它等,确保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选择菠菜和瓢菜的品种时,要优先考虑耐湿、抗病、早熟及高产量的优良品种,推荐华冠瓢菜、夏秀瓢菜等,以及新阪隐耐热菠菜、丰顺强力菠菜等。
在昆明种植西芹需要进行移栽育苗。良好的苗源是高产的关键。处理种子时,可以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20-30分钟以防病毒,再用清水浸泡1-2天,并定期换水。随后进行低温处理以促发种子发芽。
西芹对肥料需求较高,应在深翻土壤后,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猪粪和复合肥,确保土壤细碎、均匀。
定植西芹时保持行距为30cm,并在行间定植瓢菜苗,确保足够的生长空间。
在进行菠菜的套种时,撒播种子并保持适当的间距,随后定植西芹,盖上遮阳网维护土壤湿润。
在秋冬季节,需确保大棚温度保持在15-25℃,以利于苗的发芽,并适时降温以防止植物徒长。
确保定植后保持土壤湿度适中,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适时提供水分和肥料,以促进生长。
夏季高温情况下,应适时遮阳,减缓西芹的生长速度,以提高最终的产量与品质。
西芹常见病害包括斑枯病、软腐病、病毒病等,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施肥和进行病虫害的监测,保持农田清洁等。
通过上述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西芹的套种技术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为种植者带来了更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