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盘育苗作为一种先进的移栽方式,能有效简化育苗过程,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实现省工、节本、早发和增效的目标。这种育苗方法特别适合于种植芹菜等作物,因其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作物的质量。
在进行播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浸种催芽。选择苗床时,应选用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并且肥力较高的砂壤土。根据经验,每667平方米的大田需准备约18平方米的苗床,这样能节省约32平方米的土地资源。
在苗床上施加50kg的腐熟人粪尿和0.5kg的多菌灵粉剂,充分搅拌均匀后,粉碎并通过筛网处理,以备作为穴盘的营养土。播种前,为了防止地下害虫的侵扰,可以使用1kg糖、0.5kg玉米面和0.5kg大豆面混合炒熟,再加50g甲胺磷与0.5kg水共同拌和,撒施在苗床表面。
制作畦时,应保持宽度为1.5米,平铺穴盘,采用561孔的穴盘,每张长60厘米、宽30厘米、孔径1.2厘米。在667平方米的大田中,需使用约80张穴盘。由于芹菜种子较小,芽顶土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播种时可先在孔中撒入2/3的营养土,种子则与潮湿的细沙混合后播入,每张盘播种1g,这样相比于传统方法可节省约200g的种子。
为防止杂草滋生,播种后在667平方米的苗床上喷洒25%的除草醚750g与50kg水混合物。此外,为了保护幼苗免受阳光直射与暴雨的冲刷,在畦面上覆盖湿稻草,这样有助于加快出苗。在播种后4天,待幼苗破土而出时应及时揭去稻草。
在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挖好四面沟系,深度约20厘米。此时可进行沟灌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长至2叶1心时,应在80张盘上施加0.5kg尿素与水混合浇施,移栽前一周再施一次尿素,作为“送嫁肥”。
芹菜的适时移栽一般是在苗高达到5-6厘米并且拥有5-6片叶子时进行。在起苗前的2天,不得对盘面进行灌水,确保土壤成团,这样在起苗时有助于根系带土,无明显缓苗期。移栽时,可使用直径1.5厘米、顶端削尖的小木棍戳洞,深度不超过2厘米,每667平方米可栽种约4万穴,每穴种植3-4株。
通过上述方法,塑盘育苗不仅提高了作物的生长效率,还确保了芹菜的成活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合理的管理和精细的操作,能够带来更好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