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辣椒种植领域,一种备受推崇的早熟品种——B特早,凭借其良好的特性和高产量而脱颖而出。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B特早的基本信息、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助您更好地了解并推广这一品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6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来源:豫~16×上海茄门
选育单位: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B特早是一种早熟辣椒,从定植到采收仅需46天,前期结果性表现优秀。植株高度在45至50厘米之间,开展度为50至55厘米,第一朵花一般在第7至第8节处着生。此外,该品种对病毒病和炭疽病具有较强抵抗力,但对疫病的耐受力较差。果实呈牛角形,长度为14.55厘米,果肩宽3.31厘米,果肉厚度0.25厘米,单果重为32.6克。青椒成熟时为绿色,果面光滑,而成熟的果实则为鲜红色,带有微辣的口感。每100克水果中含有114.8毫克的维生素C。
在2000至2001年间,B特早参加了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量达到了2988公斤,比对照品种湘研1号增产21.3%,与湘研九号相比增产了8.7%,表现出色。
在长江流域地区,B特早宜于春季种植。建议在10月中旬利用冷床播种育苗,亩用种量为50克,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可定植于大、中棚,也可选择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露地定植(覆盖地膜)。每亩可以种植3500至4000株。
对于秋季延迟栽培,建议于7月中旬在营养钵中进行保护地育苗,8月中旬定植。在前期,特别要注意防晒和防大雨侵袭,以确保辣椒的健康生长。
B特早的生长适应性强,建议推广至四川、广东、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多个省份。这一品种的早熟和高产特性将为农民增收提供良好保障。
总的来说,B特早凭借其优异的产量表现及较强的抗病性,成为辣椒栽培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辣椒叶背长白粉有药治
下一篇:芹菜堆土嫩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