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县地区,辣椒种植受到花蓟马这种主要害虫的严重影响。花蓟马隶属于缨翅目、蓟马科,自2002年至2004年间,该虫在棚栽辣椒上频繁发生,已成为棚栽辣椒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将探讨花蓟马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
花蓟马在和县一年内可发生10至12代。通常,成虫会在土缝或者枯落叶中越冬,第二年4月开始活跃,在5月至10月之间进入主要危害期。这一规律对辣椒种植者预防和控制花蓟马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花蓟马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它对辣椒植株的吸食。成虫和幼虫共同吸取辣椒叶片、花器和幼果上的汁液。具体来说,在苗期,花蓟马的危害会导致叶片皱缩和粗糙,甚至出现斑枯情况;在花期,危害会引起花蕾的脱落;而在坐果期,受害的幼果则可能出现老化、僵硬和果柄黄化的现象。
在大棚春椒栽培过程中,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可以有效减少越冬虫源。此外,大棚秋延椒的种植应避免靠近棉田等可能成为寄主的田块,从而降低花蓟马的发生概率。
对于大棚春椒,防治的关键期是在丰产期,通常在5至6月份。而大棚秋延椒的防治则重点在苗期、花期及幼果期,一般在8至10月份。可选用的药剂包括:30%高锰(吡虫啉)微乳剂5000倍液、3%金世纪(啶虫脒)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需要进行连续2至3次的喷雾,间隔5至7天。此外,对于大棚春椒,在坐果后和采摘前的安全间隔期内,可以使用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进行傍晚喷雾,并在之后进行闷棚熏蒸,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了解花蓟马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结合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和县的辣椒产量。种植者应以预防为主,合理安排防治策略,以确保辣椒生长的健康。
上一篇:北方地区彩椒越夏设施生产技术
下一篇:冀研5号(甜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