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一种可以在苗期或成株期感染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果实。疾病通常在老熟叶片上表现得更为严重,而嫩叶则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发病初期,病叶常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同心轮纹,并伴有黑色粒状小点。病情严重时,往往会导致大量落叶。
除了对叶片的危害,炭疽病还会严重影响果实。无论是幼果还是成熟果,都可能受到感染。病斑表现为褐色水渍,中心稍微凹陷,形状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且黑色粒点排列成环状轮纹。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可能会产生粉红色的粘性物质,干燥后病斑的组织会变薄,易于破裂。
炭疽病的病原真菌通过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此外,它们还可能在病残体中越冬,为第二年早期的侵染提供来源。病菌主要通过寄主的伤口侵入,并在风雨和气流的传播下扩散,田间重复感染。此外,带菌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最适宜炭疽病流行的条件是田间温度约27℃,相对湿度在95%以上。尽管温度适宜,干燥天气也不易引发疾病,而高温多雨则是病菌重复侵染的主要因素。
对于防治炭疽病,可以采用多种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两种方法。
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6至15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浸泡后,用草木灰或少量消石灰中和酸性,再进行播种。此外,合理通风的棚室管理能够有效避免高温和高湿的环境。定期排水、适量施用磷、钾肥,以及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和残株,都是防治的重要措施。与瓜类和豆类蔬菜进行2至3年的轮作也能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在坐果的盛期,需开始喷药防治,最佳的喷药时期应选择在降雨前后。同时,可以结合灌根与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推荐使用35%碱式硫酸铜胶悬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若病害严重,应每7至8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至3次。此外,可以使用5%克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000克,间隔7至10天喷一次,防治2至3次。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与传播。
上一篇:星椒F1
下一篇:辣椒开花坐果期不宜浇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