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种植越冬黄瓜已经成为大多数菜农的常见选择。这种种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收入,还能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帮助菜农更好地管理越冬黄瓜的生长,以下是一些关于追肥和放风管理的实用建议。
越冬茬黄瓜的结瓜期持续4到5个月,整体需肥量较大。然而,每次施肥的数量应适度,过量施肥可能导致茎叶徒长。由于南瓜根系的吸肥能力普遍强于黄瓜,因此管理时需特别注意。冬季生长缓慢,过多浇水或施肥,会导致土壤浓度过高,从而形成不利环境。
在追肥管理方面,应该遵循以下规律:在摘取第一次成熟黄瓜后,进行初次追肥,每亩施用硫酸铵15至20公斤。在低温期间,每隔15天进行一次追肥,每次施用硫酸铵10至15公斤。进入严冬时节,应重视叶面追肥,但不可过于频繁,以防药害及肥害。春季进入旺盛结瓜期后,需缩短追肥间隔,增大施肥量,每亩施用尿素15至20公斤。当植株开始衰老时,应逐渐减少追肥和浇水,以促进根部的健康恢复,延长结瓜的时间。
植株定植后,要保持温室封闭,以提高湿度和温度,促进顺利缓苗。缓苗后,应根据气温变化和气体交换的需要,适时放风。随着冬季气温降低,放风频率也需减少。冬季放风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室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但要谨防冷风对植株的伤害,应限定在上方放风口,确保室温稳定。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室内积聚的有害气体会显著增加。因此,有必要逐步增加通风量。在春季放风时,应确保与防治黄瓜霜霉病相结合:只从温室高处放风(至少在1.7米以上),并随时修补棚膜的破损口。特别是在下雨时,务必及时关闭放风口,以防霜霉孢子进入。此外,气温超过32℃的高温可以抑制霜霉病的孢子萌发,合理的放风时机是至关重要的。当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14至16℃时,可以进行全天候放风,但应确保防止雨水淋入室内。要注意的是,日光温室的黄瓜需在覆盖物下生长,揭去塑料棚膜后生产就会结束。
通过了解这些管理技巧,菜农们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越冬黄瓜的种植,保障黄瓜的生长质量与产量,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黑龙江育成“橘红心水果黄瓜”
下一篇:黄瓜药害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