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化瓜症状是指在雌花形成后,未能继续发育成商品瓜,而是逐渐出现黄萎和脱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黄瓜种植中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内,若管理不当,化瓜率可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本文将对化瓜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化瓜现象通常与养分不足或者各器官之间争夺养分有关。在低温和弱光等不利条件下,由于瓜纽数量较多,要使每个瓜纽能够成熟为商品瓜几乎是不现实的。因此,适度的化瓜是植物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但如果植物坐瓜较少,而瓜纽却大量出现化瓜现象,则说明出现了生理病害。
以下情况会导致黄瓜植株出现大量非正常化瓜现象:
对于少数因单性结实能力差而导致的化瓜,可以通过人工授粉,或者在温室内放养蜜蜂,来刺激子房膨大,降低化瓜率。通常,这样措施可使化瓜率降低约70%。
只要室外气温不低于-20℃,即使是阴天,仍应在中午时刻短暂揭帘,以让植株接受散射光。有条件时,可以安装农用红外灯进行补光增温。
使用1%磷酸二氢钾、0.4%葡萄糖和0.4%尿素的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洒,或者针对特定激素如保瓜灵和赤霉素等进行处理,有助于促进瓜条生长。
如果冬春茬后期出现大量化瓜,应适当控制温室温度,晴天应保持在23-25℃,夜间温度宜在10-12℃及以下。特别是如果低温导致化瓜,则需尽可能提升土壤温度,确保不低于10℃。
采收不及时导致的“坠秧”现象会使营养供给失衡,从而引发化瓜。因此,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采收瓜果至关重要。同时,应确保植株上保留至少一条旺盛生长的瓜,以维持营养供给。若因缺水缺肥导致化瓜,应适时增加施肥和浇水量。
通过以上方法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化瓜现象,确保黄瓜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对于黄瓜种植者来说,重视这些管理细节,将大大有利于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下一篇:黄瓜黑星病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