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蔬菜与双孢菇的立体种植实验。该实验从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在420平方米的大棚内进行,我们专门利用200平方米的空间进行双孢菇的栽培,最终实现了超出6500元的纯收入。
日光温室的尺寸约为60米长和7米宽,选址要求土壤肥沃、排水方便且水质干净。在建造温室后,需加入有机厩肥以及钾、磷肥进行处理,进而进行深翻整平,并浇一次透水。接着,为防止杂菌和害虫,我们用0.5%的敌敌畏和三氯杀螨醇喷洒温室的每个角落,再用6千克硫磺熏闷3天,以实现彻底的清洁。
选择密刺类黄瓜品种,在10月上旬待苗期黄瓜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采用南瓜苗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并移栽至宽1.2米的黄瓜畦内。每畦设置2行,行距为40厘米,株距为25厘米,在黄瓜成活后需搭设支架并进行正常管理。
在10月初进行培养料的发酵工作。根据每100平方米需要的原料比例,我们准备1500千克麦秸、2000千克湿牛粪、500千克鸡粪、20千克尿素、50千克过磷酸钙,以及50千克石灰和石膏粉,所有原料混合后发酵,共翻堆4次,使发酵持续25天。发酵成功的料呈现咖啡色,散发香味,pH值为7.5,含水量为65%。
在10月底将发酵料放入温室前,我们用适量的三氯杀螨醇与敌杀死、克霉灵稀释到400倍喷洒这些材料,堆放闷24小时。在进入温室时,培养料被覆盖在每行黄瓜的两侧,各20厘米呈波浪形,并按每平方米1瓶菌种进行播种,轻轻压平料面。
播种后约20天,当菌丝吃掉约2/3的培养料时进行覆土。在覆土前需将预留的浇水沟浇透大水,第二天浅挖7厘米,将土均匀覆盖在波浪形料面上,约3.5厘米厚。
播种后约40天,也就是12月中旬开始见菇。在此期间,黄瓜藤长至1米以上,为双孢菇提供了良好的遮阴环境,有利于出菇。出菇前连续喷洒菇水3天,在较低温时早晚各喷400-700毫升水,之后再停水2天,喷洒保湿水,方法同样。双孢菇与黄瓜可在元旦前同时上市,气候寒冷,正值蔬菜淡季,应尽量延长出菇时间,以提高总产量。
在双孢菇出菇时,需将温室内温度保持在白天20-30度,夜间在10度以上。如遇阴天导致室内温度下降时,可在夜晚使用电灯增温增光,每6米配一个100瓦的灯泡。
温室内湿度应维持在60%-80%。如浇水或喷水后外界气温较高,则应适当通风。在栽培过程中,双孢菇的菌丝可吸收地下水分,喷水量应比普通菇房减少三分之一,出菇时保持覆土湿润即可。
在浇水时定期为黄瓜增施微肥。双孢菇经过三批菇后,可使用0.2%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进行叶面喷施,覆盖于黄瓜叶面和双孢菇床面。
在停止出菇期间,需及时清除菇根与死菇并整平培养料表面,全面喷洒杀虫杀菌药物。在出菇期间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尤其是杀菌药,以防对菇体造成伤害。
通过蔬菜与双孢菇的套作,我们不仅解决了冬季双孢菇出菇困难的问题,降低了投入成本,也促进了蔬菜的生长,显著提升了温室的种植效益。
上一篇:早春黄瓜―夏白菜―蒜苗
下一篇:棚室黄瓜药害的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