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室黄瓜种植过程中,环境条件的不适会导致生理病害的发生。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黄瓜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生长环境造成的。这些病害并不具传染性,只需创造适合黄瓜生长的条件,病害症状即可消失。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黄瓜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药害通常是由于杀菌剂或叶面肥的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剂使用过量,特别是在喷雾器的开始或结束时药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叶片上出现斑点或坏死现象。有时,叶片的边缘会变黄或坏死,通常发生在同一叶房内。此外,一些叶面肥可能含有激素类物质,使用后会导致叶片和龙头的畸形。
使用药物时,务必要根据说明严格执行,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农药,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此外,要在使用药剂前先在桶中放入一半的水,然后加入药剂进行混合,再加满水,以确保药剂的均匀性。
镁缺乏症常表现为中下部叶片的白网边,通常从叶尖开始,并沿着叶脉向外发展。在严重情况下,叶缘会干枯。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多或低温导致的。
应注意施肥的平衡,避免过量施用磷钾肥,同时可以通过叶面喷施含镁的肥料来补充镁元素。
生理充水主要发生在温室的前部,因高湿度而使叶片中的水分蒸腾不畅,过多水分在根压作用下不断吸收,导致细胞间充满水分,表现为水浸状。随着阳光的出现,这种症状会消失,但长期充水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形成白色坏死斑。
应该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以减少生理充水现象的发生。
黄瓜的叶片或者瓜条上出现不规则的黄化斑,严重时会影响整片叶子,导致瓜条僵硬和中部黄化。这种现象也常与磷钾肥过量有关。
可以通过浇灌清水,使多余的磷、钾元素下沉,或者掺入少量的氮肥进行冲施,以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
在低温和光照不足的条件下,黄瓜容易出现“泡泡病”和“降落伞”叶。最初,叶片正面会出现小泡泡,后期泡泡逐渐变黄或褐色,叶片变厚且变脆。这通常是由于越冬期间温度剧烈变化所致。
建议加强温度管理,确保叶片中合成的光合产物能够顺利释放。定期擦拭棚膜以增加光照,提升温度。此外,保持夜间和地面的温度稳定也是防治的关键。
通过以上对常见黄瓜生理病害的分析与防治建议,期望能够帮助种植者提升黄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量。
上一篇:耐抽薹小白菜春月高产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治大棚黄瓜味苦的5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