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秋季中晚熟品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农作物。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品种的来源、特征、栽培要点以及适宜种植的地区。
该品种于199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2001年获得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可。作为青岛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品种,它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
该品种的植株呈现出披张的特性,其展开度达72.8厘米,株高约47.6厘米。外叶为浅绿色,叶面较为皱缩,且叶脉较粗,刺毛较少。每片叶子的长度约为46.7厘米,宽度为34.8厘米。叶柄颜色为白绿色,薄而稍凹,长度为22.8厘米,宽度为5.3厘米。该品种的叶球呈圆筒形,下部稍细,球顶呈圆形,叠抱情况明显,球高28.1厘米,直径22.4厘米,单球重量通常为5公斤左右。
该品种属于中晚熟类型,生长期约为80天,具有丰产与高度一致性的特点。亩产量常可达到7500千克以上,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该品种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优异,能有效抵抗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等多种病害,确保作物健康生长,提升产量和品质。
在青岛地区,建议农户在立秋后8至10天进行播种,每亩栽植约1900株。为确保作物健康成长,底肥必须充足,追肥应及时,并结合水肥管理,以防止苗期干旱现象的发生。
该品种广泛适宜在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甘肃、河南、河北、湖北及湖南等多个省区推广种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让该品种能够发扬光大,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上一篇:嫁接黄瓜定植后整枝技术
下一篇:虫害 大白菜菜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