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霉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真菌,尤其在菜园土壤中极为常见。它们的寄生能力相对较弱,但一旦感染,便会对植物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儿童植物在初期生长阶段。
猝倒病的主要感染源包括病残体、土壤中的腐生菌丝以及休眠的卵孢子。这些病菌通常通过灌溉水及农具在田间传播。当幼苗出土时,卵孢子或菌丝体中的孢子囊萌发,并侵入幼苗的茎基。与此同时,菌丝分泌的果胶酶会导致细胞壁崩解和组织软化,进而使受到感染的幼苗再次产生新的孢子,导致进一步传播。
早春雨水较多、气温阴冷的天气条件,有利于猝倒病的发生。此时,幼苗生长缓慢且抗性较弱,因此非常容易感染。此外,夏季的暴雨或台风也会导致部分区域的土壤积水,从而诱发猝倒病。
防治猹倒病的关键在于加强耕作和管理,并搭配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与水稻进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源,降低猹倒病发生的机率。
在播种前,可以翻晒土壤并采用高畦和深沟种植,确保畦面平整以避免雨后积水。此外,出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并适量控水,以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
如果发现局部死苗,应及时喷药进行控制。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除药剂外,还可以用草木灰拌细干土,混合后撒施于发病区域,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腐霉菌造成的猝倒病,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上一篇:加强大白菜包心期的管理
下一篇:种白菜巧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