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疾病的管理中,了解不同病害的诱发原因及特征至关重要。细菌性角斑病和真菌性霜霉病是两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们的诱发条件和病症表现显著不同。
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容易诱发细菌性角斑病,而常温高湿则更有可能导致真菌性霜霉病。了解这些诱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这两种病害对叶片的影响也各有不同。角斑病的病叶通常具有透光感,而霜霉病的病叶则表现为没有透光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角斑病主要影响叶片和瓜条,有时可波及瓜蔓;而霜霉病主要集中在叶片上,这一点对于防治措施的制定非常重要。
两种病害的病斑颜色和形态也有显著区别。角斑病的病斑颜色趋于灰白色,初期易出现裂缝并可能形成穿孔;而霜霉病的病斑颜色通常较深,呈黄褐色,不会开裂或穿孔。
在观察病叶的背面时,角斑病的叶片上会有乳白色的菌液,干燥后形成白色膜或粉末。而霜霉病的病叶背面则多为黑色或紫灰色的霉层,给植物带来不同的影响。
病斑在形状上相似但大小却有所不同。角斑病的病斑相对较小,浸染速度较慢,而霜霉病的病斑更大且浸染速度较快,往往在病害中期相互连接形成大片。
在清晨,角斑病病叶的背面呈现蜂窝形水浸状,而霜霉病则为不规则形的水浸状特征,这些都是识别病害的重要依据。
防治角斑病时,可以选用72%农用链霉素或72%新植霉素的4000倍液、60%细菌净的800倍液以及70%可杀得的1000倍液。针对霜霉病,推荐使用69%烯酰吗啉的1000倍液、72%普力克的1000倍液、70%安泰生的1000倍液以及68.75%银发利的1400倍液,此外可添加禾欣液肥的600倍液,以提高防治效果。
下一篇:津绿80(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