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采用地膜覆盖的莴笋栽培方法能够帮助菜农提前将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为菜农们详细介绍莴笋的育苗技术,助力更好的种植结果。
莴笋具有较好的耐寒性,通常在冬季使用阳畦育苗。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高燥、背风、光照充足的地块。播种时间一般定在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而定植期为3月中下旬。
在播种前的7到10天,务必给阳畦覆盖塑料薄膜,夜间可加盖草苫,以提高温度。苗床应以腐熟的有机肥和速效肥为主,施加适量的土壤杀虫灭菌剂,与床土混合均匀后,浅翻和耙平。
随后,浇适量的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覆盖0.5厘米的细土,最后封严阳畦,并在夜间加盖草苫保存温度。
在幼苗出土前,草苫应晚揭早盖,避免通风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可适当开气眼进行通风,防止温度过高引起徒长。在苗子长出2至3片真叶后,进行分苗处理。
分苗应选择健壮的种苗,营养土可用田园土混合腐熟有机肥和复合肥,装入营养钵后浇水并封膜,5至7天后开始适当通风。同时结合浇水进行2至3次打药,以防止霜霉病和菌核病等常见病害。
当苗子长到5至6片叶子时,挑选出粗壮、叶片较大的健壮苗并及时淘汰弱小苗。定植前约10天,逐渐增加通风量,白天不盖膜,夜间加盖,若遇到恶劣天气需加盖草苫以防冻害。
通过低温炼苗,增强苗子的抗寒性,提升成活率。在3月中下旬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进行定植操作,以确保莴笋的健康生长。
上一篇:洋芋―芋头―莴笋的复种技术
下一篇:秋莴笋的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