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的育成期是指从3周龄到25周龄的阶段,这一过程又可划分为育成前期(3-8周龄)和育成后期(9-25周龄)。为了培养健康且高产的产蛋鸡群,科学的饲养管理在这一阶段至关重要。
在温差较大的地区,育成鸡舍应采用密闭设计,建议铺设水泥地面,以便于冲洗和消毒。鸡舍应结合自然和机械通风,同时所有透光部分都需要有遮光帘,进口处应安装铁丝网。育成鸡可以选择地面散养,气温较低时可在地面铺草,气温较高时则铺沙子。还可以选择全地板网、2/3地板网或1/2地板网,剩余部分铺草。在散养的情况下,鸡舍内应设置高栖架,让鸡有地方休息。
在寒冷地区或冬季,育成前期,特别是在雏鸡刚转入育成舍时,必须提供供暖设备。可以将鸡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供暖,以防止小鸡因受凉而生病。常用的供暖设备包括保温伞和火炕。饲喂和饮水设备的标准是每只鸡占用7厘米的料槽和1厘米的水槽,栖架则按每15只鸡占用1米计算。若采用地板网养殖,则可省去栖架的设置。栖架可自制,木条间距应为30-35厘米,栖架离地面高度大约为100厘米。在抓捕鸡只时,应准备好适当的用具,例如一根2-3米长的竹竿,前端系有直径40厘米的网兜。
在育成前期,每平方米应饲养15-20只鸡,而在育成后期则为6-15只鸡。前期鸡只可占用鸡舍的1/3地面,随着鸡的成长,逐渐增加占地面积,直至占据整个鸡舍。需要注意的是,饲养密度的适宜与舍内温度(20-25℃)和相对湿度(65%-70%)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饲养密度。
育成期的公母鸡需要分群饲养,并给予不同的光照条件。前期光照时间保持在8-9小时,后期逐渐增加至14小时。光照强度应为每平方米0.5-1瓦。特别是育成后期,公鸡需比母鸡提前增加光照,以加速其性成熟,因为珍珠鸡公鸡的成熟时间比母鸡晚一个多月。
不同养殖场可根据饲料来源和价格情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常见的饲料组合是:玉米50%-52%,麦粉6%-8%,麸皮4%-14%,草粉2%-6%,豆饼12%-22%,鱼粉4%-8%,骨粉1.6%-1.5%,贝壳粉0.5%-1.5%,食盐0.4%-0.5%,添加剂(包括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素、抗生素等)0.5%。育成鸡每日需要喂食2-4次,并确保饮水充足。同时也可适量添加青绿饲料。
限制饲喂是根据鸡只的不同周龄定量提供饲料,确保鸡只的体重符合标准,防止因过度喂养导致早熟,或因饲喂不足影响生长。在实施限制饲喂时,应定期按照标准测量鸡只体重,依据体重状况及时调整饲料量。在饲喂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保持安静,观察鸡只的饮水和排泄情况,以发现异常,并在日常管理中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珍珠鸡育成期,会面临一些常见的疾病,例如肠道疾病和球虫病等,因此应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预防性用药。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时需在微弱灯光下进行,以降低其应激反应。
上一篇:小型优质黄鸡---南昌黄鸡
下一篇:肉用型鸭---樱桃谷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