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高成活率育雏技术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4:31
0

山鸡饲养指南:提升成活率的重要技巧

山鸡,也被称为野鸡,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受欢迎禽类。随着国际市场对山鸡需求的不断增加,其供应逐渐不能满足市场期待。山鸡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较为简单的饲养方法,因此,很多家庭都适合进行小规模饲养。同时,因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山鸡成为一种快速致富的项目。然而,许多农户在育雏管理上存在短板,导致成活率偏低。以下是专家研究成果的总结,希望能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雏山鸡的选择标准

在选择雏山鸡时,应注重健康活泼、反应灵敏的个体。理想的雏鸡羽毛光滑且腹部柔软。相对而言,体弱无力、无法独立站立、脐带处有血痕、肚子过大或有畸形现象的个体,应该被排除在外,以确保群体的整体健康。

育雏室的准备工作

雏山鸡的育雏室应朝南设置,保证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条件。在引入雏鸡之前,要使用消毒液(如3%的火碱)彻底清洁室内,待地面干燥后铺一层生石灰,再铺上稻草或干木屑,厚度保持在6至8厘米。同时,根据育雏室内容积,每立方米添加7.5克高锰酸钾和15毫升甲醛进行熏蒸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将水槽、饲槽及其他工具提前放入,熏蒸过程中需将门窗完全封闭,要求室内温度为25至28℃,相对湿度控制在70至75%。24小时后可开窗通风,准备进雏。

育雏室环境控制要点

温度管理

育雏初期需保持温度在34℃,在1至20天内每两天降低1℃,21天以后每天降温1℃,直至降低至15℃。小鸡如果均匀分布,说明温度适宜。若有聚集靠近热源并发出吱吱叫声,则表明环境温度过低;如果远离热源并出现张嘴喘气,则表示过热。

湿度控制

理想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至70%之间。育雏初期需高湿度,必要时可在地面适量洒水以调节湿度。进入中后期后,因雏山鸡的呼吸和排粪量增多,需适当降低室内湿度,保持在70%左右。

密度与通风

在立体育雏时,每平方米可放置45至50只;在伞下平面育雏时,每平方米放200只左右。育雏室需定时开窗,以保持空气流通,确保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0.5%,氨气不超过15ppm,硫化氢不超过10ppm。

光照管理

育雏初期的前三天需保持较强的光照,以便雏山鸡习惯采食和饮水。此后可将光照强度调整至10勒克斯(使用25瓦灯具离地2米,照射距离为3.3米)。光照时间应保持在24小时,白天可借助自然光照。

饲喂技巧

雏山鸡在育雏期生长迅速,代谢功能旺盛,因此应提供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饲料。出壳后24小时内开始喂食,喂食前需先饮水。初期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约每隔1小时可诱喂一次。饲料需保证全面营养和高质量蛋白质,每100只雏鸡可添加一个熟鸡蛋作为补充。另外,1周龄后应在饲料中混入1-2%的砂砾。前两周每天喂食6次,之后减少为5次,确保饲粮中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雏山鸡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

整体观察

养殖者需定期观察雏山鸡群的整体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

山鸡高成活率育雏技术

适时断喙

通常在雏鸡出壳后第14天进行第一次断喙,第二次则在50至60日龄进行。

疾病防治措施

出壳后可用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水饮水一次,以预防疾病;在第8到12天可用青霉素拌料,防治球虫病;第15天可用新城疫Ⅱ系苗滴鼻以防止病毒感染;15到20天内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通过以上的管理技巧和注意事项,养殖者可以有效提高雏山鸡的成活率,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内容

诊治七彩山鸡葡萄球菌病
鸡只葡萄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在临床观察中,感染葡萄球菌病的病...
2025-01-26 11:59:54
山鸡养殖葡萄球菌病诊治介绍
鸡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患病鸡只常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等...
2025-01-26 09: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