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溃疡性肠炎虽然在门诊中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肝脏肿大,呈现砖红色,表面可见到小至粟粒、大至绿豆大小的黄白或灰白色坏死点。脾脏肿大且伴随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被白色糠麸状伪膜覆盖,轻轻刮去后可见黏膜有环状或片状坏死灶。此外,盲肠扁桃体和直肠也可能表现出出血现象。
通过取肝脏组织和心血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然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及卵圆形芽孢。
采用无菌手段取样肝组织,并接种到兔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放于37℃厌氧环境培养24小时,观察到白色、圆形、凸起、半透明的菌落。随后挑选引起溶血环的菌落,接种至马丁肉汤试管中,进行再次培养和镜检,能够识别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大杆菌和芽孢。
进行生化测试以确认分离菌种的特性,观察其对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和麦芽糖的发酵能力,并确定其不发酵乳糖且不液化明胶。
选取两个10日龄的肉鸡,给予上述肉汤培养物注射。约8小时后,小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及拉黄白色稀便等症状,12小时后死亡。剖检结果显示肝脏上有粟粒样坏死点,小肠存在气胀和肠黏膜出血现象。
将肉汤培养物涂抹至血琼脂培养基并贴上药敏纸片,进行37℃厌氧培养24小时。测试结果表明,复方乙酰甲喹对该菌种显示高度敏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5号表现出中度敏感,而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则不具敏感性。
为应对肉鸡溃疡性肠炎,建议遵循以下治疗方案:
1. 按照比例在饮水中加入复方乙酰甲喹100克,兑入200升水。
2. 在饲料中添加0.5%的小苏打以帮助改善胃肠环境。
3. 添加维生素K3作为饲料添加剂,连续使用3天。同时,确保圈舍的卫生清理及环境消毒,以保障肉鸡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