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群管理中,均匀度指的是体重落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只占总测鸡数的比例。这一指标对评估鸡群的健康和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测定均匀度的第一步是进行抽样称重。建议抽样鸡只应占全群鸡只的5%,对于大群体则为1%。通常情况下,抽测鸡只的数量不得少于100只,小型群体不得少于50只。抽样时要随机选择鸡只,避免人为挑选。对于分层笼养的情况,应从上、中、下三层鸡笼中随机抽取并称重,确保每个小笼的鸡只都被记录。测量时应逐只称重,并记录数据,计算出平均体重及均匀度。一般来说,鸡群均匀度需大于80%。如果未达到这一标准,则需仔细检查饲养管理的问题,并进行相应改善。建议每两周测定一次均匀度。
了解导致鸡群均匀度差的原因,对改善管理有重要意义。
鸡群若受到疾病侵扰,特别是寄生虫病时,均匀度将明显降低。
饲养员的责任心不足、饲料分配不均或槽位不足都会导致鸡只摄食不均,特别是限制饲喂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鸡群的密度过大将导致采食和饮水不均,从而降低均匀度。
舍内温度、湿度不均、通风不良,甚至在断喙时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鸡只采食困难,引发均匀度下降。
针对均匀度差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
在育成期内,定期对鸡群进行调整按体重进行分群饲养。对体重偏小的群体增加营养,促进其快速成长,而对体重较大的群体实施限制饲喂,从而提高整体均匀度。
根据不同年龄段,合理设置饲养密度。具体来说,地面平养7至14周龄可为0至22只/平方米,15至20周龄为6至8只/平方米;网上平养7至14周龄为12至14只/平方米,15至20周龄为8至10只/平方米;立体笼养7至14周龄为20至24只/平方米,15至20周龄为12至16只/平方米。
在育成阶段,确保足够的食槽供给,每只鸡应分配10至12厘米的料槽,或者每100只鸡配备5至6个料桶。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按程序接种疫苗,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预防性投药和定期驱虫。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将有助于整体饲养效益和鸡群的健康管理。
上一篇:农户养鸡方式应改进
下一篇: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