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的气候和短暂的日照时间通常会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甚至暂停产蛋。因此,为了确保蛋鸡在冬季依然能够高产并保持稳定的产量,养殖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
在日粮配制上,要适度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减少蛋白质饲料。这不仅可以确保蛋鸡在低温环境下的能量需求,也能维持其健康。饲料中应当添加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建议提供自由采食的条件或实施每天3到4次的定时喂养。此外,笼养的蛋鸡可以适当补给沙子,以帮助消化。
在蛋鸡开始产蛋之前,养殖者应对鸡群进行检查,及时淘汰那些体形瘦弱、患病、发育不良或有恶癖的个体。这有助于提高整体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产蛋率。
蛋鸡在产蛋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6至23摄氏度。养殖者应采取适当措施来提高鸡舍的温度,例如使用火炉、火墙、暖气系统或塑料暖棚。圈养的蛋鸡可以通过增加饲养密度或暖棚的使用来提升环境温度,每平方米可增加到6至8只。保持鸡舍地面干燥和清洁,确保鸡舍封闭良好,并保持适时通风换气。
由于冬季自然光照时间较短,建议进行人工补光,以确保光照时间达到每天14至16小时。这种做法能够刺激蛋鸡的产蛋需求,从而提升产量。
在蛋鸡达到18周龄时(开产前两周),应进行新城疫Ⅰ系毒疫苗、禽霍乱氢氧铝菌苗以及鸡痘疫苗的接种,同时进行左旋咪唑驱虫。此外,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人员在进出鸡舍时应保持秩序,操作动作要轻柔,以减少对鸡群的惊吓。维持环境的相对安静和稳定,可以有效降低应激对蛋鸡产蛋的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帮助养殖者在冬季保持蛋鸡的高产稳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