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养殖户都十分关心白羽肉鸡的养殖行情,那么养白羽肉鸡到底赚钱吗?下面大家就看看以下的分析吧。
最近几年,受速生鸡、H7N9、福喜过期肉等不良事件的影响,中国白羽肉鸡行业遭受史上最为惨烈的打击,严重挫伤了消费信心,持续困扰产业经营者。同时,伴随着正大、泰森、嘉吉和福喜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的高歌猛进,以及圣农、大用和双汇等为代表的内资企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最为激烈的竞争格局。尽管行业普遍面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乃至亏损的困境,仍有一些企业在继续投资扩张,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疾病预防和食品安全水平,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
2014年是白羽肉鸡行业首个减产之年。由于产能持续增加导致产销严重失衡,白羽肉鸡联盟召开祖代鸡减产会议,达成了减量共识,签订了《2014年祖代种鸡引进数量承诺书》。尽管上半年的鸡肉消费未达预期,行业在下半年再次召开会议,实施淘汰减量,为行业复苏创造了条件。然而,H7N9疫情的再次袭来使得行业面临更大挑战,销售价格持续低位徘徊,消费不振,致使白羽肉鸡产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供需失衡导致下游亏损,祖代企业不得不以亏损的价格强行销售父母代种雏,导致整个产业链持续亏损。销售失去理智,竞争混乱,价格一度跌至低位。白羽肉鸡联盟成立后,采取了减产措施,逐步恢复价格。
由于市场需求低迷,许多企业选择不养鸡,导致供大于求。为了解决供求矛盾,企业采取了淘汰和换羽措施,虽然短期内出现盈利高峰,但随着产量的增加,供需矛盾再次显现。
未来两年,白羽肉鸡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预计2015年的引种计划为108.9万套,2016年将控制在120万套左右。随着合理引种,父母代种雏价格将在合理利润水平维持。
养殖企业需通过适度调整产量,以保证稳定价格体系和利润。避免因追求过高利润而导致价格波动,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
屠宰加工企业需重新审视定位,重视市场营销,提升深加工产品的转化率,以高附加值产品抵御市场风险。
上一篇:肉鸡饲料配方的优化与应用
下一篇:养肉鸡的盈利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