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土鸡的注意事项与技术要点

养殖信息
2025-01-25 15:40:54
0

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上许多鸡肉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家都渴望品尝到正宗的土鸡。土鸡不仅肉质细腻,更重要的是其营养价值丰富,因此备受喜爱!

什么是土鸡

土鸡是一种家禽,区别于笼养的肉鸡。其中以山坡散养的土鸡为最佳。公鸡的鸡冠大而红,性格好斗,而母鸡的鸡冠则极小。土鸡也被称为草鸡或笨鸡,指的是在山野林间和果园中放养的肉鸡。它们具有耐粗饲、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肉质鲜美。土鸡的鸡蛋在城乡市场上非常畅销,且价格高于普通鸡蛋,营养价值也更高。鸡肉口味鲜美、蛋品质优良,市场需求前景广阔。由于大多数土鸡是在林间或果园内放养,更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更受消费者青睐。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来说,饲养土鸡的成本较低,适合家庭养殖,饲养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土鸡与野鸡有些区别,育雏时存在差异,但其他方面基本相似。野鸡能飞得更远,而土鸡的飞行能力较弱。鸡的品种多样,各种鸡的体型大小不一。

散养土鸡需要注意哪些

目前消费者对林地散养土鸡的需求大,养殖户获利也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养殖户需掌握关键技术,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1、种源不稳定:养殖户目前养殖的土鸡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正的土鸡品种,另一种是采用五谷杂粮养出来的一般鸡。这些鸡苗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批次间差异大。

2、销售渠道单一:尽管林地散养鸡市场需求很大,但养殖户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缺乏销售渠道。有的养殖户采取零售的方式,导致鸡超出出栏日龄仍无法完全出售,增加了饲养成本,甚至出现亏损。

3、关键技术缺乏:有的养殖户密度过小,导致鸡不愿运动觅食,囤集于投料槽周围,增加了饲养成本,降低了鸡肉品质。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快大型肉鸡品种,导致鸡肉品质较差,失去了林地散养鸡的应有口味,造成销售困难。此外,有的养殖户认为林下养鸡疾病少,不使用疫苗免疫,这些情况都给养鸡带来隐患,容易导致鸡群暴发疫病。

4、缺乏品牌理念:有的养殖户弄虚作假,使用快大鸡冒充土鸡,使用配合饲料饲养鸡。因此,养殖户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在品种上,快大型品种显然不适合无公害生产的需求。在生产中,要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抓好林地养鸡生产,尤其要对违禁药品的使用及药品的使用期、添加剂的使用等加强监督检查,使林地散养土鸡达到无公害产品标准。通过品牌效应来带动销售,延伸农业观光等。

防治寄生虫的措施

1、一般放牧20-30天后进行第一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一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二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将药片研成粉末,与晚餐的饲料拌匀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匀,以免产生药物中毒。第二天早晨检查鸡粪,查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清除鸡粪,以防鸡啄食虫体。

2、定期清扫栖息舍内的粪便及垫草,并定点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干燥、通风,定期彻底消毒;经常观察鸡群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鸡群受到雨淋与兽害;合理调整精料的质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散养土鸡技术

土鸡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放养鸡群,饲养管理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放牧场地要求宽阔、圈得住、无积水、有遮荫、有青草和砂粒。

2、林间简易鸡舍安全、牢固,能打开、能封闭,便于鸡只休息和管理。

3、控制放养密度,放养鸡群大小主要根据放养环境承载能力、补饲强弱状况而定,条件许可情况下最好采用分带轮牧的方式放养,以保证环境和养鸡生产协调发展。

4、分群。一般公鸡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强,饲料效率高;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实行公母鸡和强弱分群饲养,有利于区别喂养、减少应激、提高饲料报酬和鸡群的整齐度。

5、中鸡初期给予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6、由室内饲养转为林下放养和由小鸡饲料转为中鸡饲料必须有7-10天的过渡期,以免应激造成损失。补饲由全价饲料逐渐过渡到以农家原粮为主,每天早晚一次,并针对实际情况投喂青饲料,让其自由采食。后期补饲以晚间补饲为主。

7、定期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进行第一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二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一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二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将药片研成粉末,与饲料拌匀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匀,以免产生药物中毒。第二天早晨检查鸡粪,查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清除鸡粪,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同等药量驱虫一次。

8、大鸡阶段的饲料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使其有适度的脂肪沉积,达到育肥上市的目的。

9、育肥期的管理要求适当减少鸡的运动、适当遮光、保持安静,舍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

林下散养土鸡的技术

一、鸡舍修建

1、鸡舍的修建:林下养鸡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因此应因陋就简,搭建一定量的鸡舍。鸡舍主要提供鸡休息、避风之用,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在山上开辟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围上。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通常每平方米容纳15只鸡为最佳。同时可选用木条、竹竿在鸡舍内顺养鸡林地方向搭建离地30cm的平台,每隔1cm设1根,供鸡栖息。

2、围栏的修建: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钢网,也可以用竹竿、树干作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公顷2250-3000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竹子编成竹篱笆)。

3、场地选择:选择经环保监测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风、干燥。

4、设备:料桶和饮水器应根据饲养鸡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30只鸡配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放鸡时这些设备应摆在舍外。

二、鸡饲料的准备

散养土鸡的注意事项与技术要点

1、鲜活虫饲料的制作:为使放养鸡肉质鲜美、生长快、节约成本,可在养殖区附近人工养殖昆虫喂鸡。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稻草育虫法,具体做法是:挖深各0.6m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7cm长,用水煮1-2小时,捞出倒入坑内。上面盖上6-7cm厚的污泥,每天浇一盆淘米水,约8天即可生虫,翻开污泥让鸡吃完虫后可继续使用此法再生虫。

2、精饲料选择:选择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好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如金满船、正大、台农等品牌饲料。购买饲料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查看标签,根据鸡龄的情况选择购买小、中、大鸡饲料;二是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三是检查饲料包装是否破损。

三、雏鸡(0-30天)的饲养管理

1、育雏室建设:一般育雏室是利用空房进行改造的,每平方米按40只鸡育雏,要用火炉或红外线灯混合保温。地面再垫上消过毒、暖和干燥的木屑或切成3-5cm的稻草等垫料。育雏房必须开有换气的窗口,使其既能保温,又能利用新鲜空气的进入,排出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

2、饮水: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开饮。育雏第一天雏鸡饮用糖水可以减小前7天的育雏死亡率,糖水的浓度一般为8%,用嘴尝微甜即可。也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减小早期的雏鸡死亡率。水分消耗受环境温度和其他因素影响很大,炎热季节尽可能给雏鸡提供凉水,而寒冷冬季应提供不低于20℃的温开水,水的质量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3、开食:雏鸡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一般雏鸡在饮水3-6小时后才可以开食,饲量为每100只雏鸡400-500g。

4、喂料:每周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每天喂料6-8次,喂料量以10分钟吃完为准。7天后根据雏鸡采食习惯,料桶中的饲料应少装勤添,并做到当天饲料当天吃完。

5、育雏温度:第一周室温32-35℃,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3℃,4-6周龄脱温。温度是雏鸡饲养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和抗白痢。

四、放养鸡(30-90天)的饲养管理

在雏鸡移至山地前,果林需先盖好鸡舍。搬运鸡只宜在晚上进行,以减少对鸡的惊扰。白天让鸡在林间自由活动,饮水喂料也在舍外。为尽早使小鸡养成在果园林地觅食的习惯,从脱温转入果园林地开始,每天早晨至少由2人配合进行引导训练。每天放养时间不能过早,过早时天气寒冷,雏鸡抵抗力差,难以成活,除了下雨或大风天气,都可以让雏鸡在室外活动,傍晚再将鸡赶回鸡舍。阴雨天鸡不能外出觅食时要置足水盆或水槽,并及时补充饲料。果园林地施用农药时禁止放鸡,停放时间按农药安全期而定,以防止鸡发生农药中毒。放养场地不准外人和畜禽进入,以防带入传染病。同时要防止蛇、兽、鸟等有害动物的危害。

五、疾病防治

1、散养鸡的常见疾病

2、鸡球虫病: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雏鸡易发病,发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缩,羽毛松乱,排带血液的粪便,并有零星死亡。勤换垫草,保持干燥可预防或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一旦发病,可用克珠利口服液等治疗。

3、鸡白痢:出壳1-3周内的雏鸡最易发生鸡白痢,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发病鸡临床表现为羽毛松乱,两翼下重,缩头颈,不吃不动,挤在一起,频频排出有恶臭的白色糊状稀粪,粘在肛门周围,结成块状。病鸡感染后常因虚弱衰竭死亡。发病时用复方禽菌灵、强效环丙沙星等治疗,效果较好。

4、鸡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死亡率较高,主要症状是肠道充血。发病鸡临床表现为羽毛松软、拉水。发病后用复方禽菌灵、思诺沙星原粉等治疗,效果较好。

现在已经有很多曾经在外漂泊的人纷纷回到农村开起了养殖场,这样不仅自己获得了财富,还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的甚至带动整个村庄的人致富。因此,这几年我国的养殖业正在迅速发展,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养殖行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