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黑星病主要影响香芽蕉类的叶片和果实,而龙牙蕉类和大蕉类对该病有一定的抗性。一旦受到此病的侵害,稻株的产量、质量、风味和售价均会受到显著影响,进而降低经济效益。
在香蕉黑星病发生初期,叶片基部及叶中脉会出现许多散生或群生的小黑粒,这些小黑粒直径约为1毫米左右。随着病情的发展,黑星会逐渐覆盖整个叶片,形成大型斑块,导致叶片变黄和枯萎。通常情况下,老叶比新叶受害更为严重,病叶会提早凋谢,减少青叶数量,从而对产量造成影响。
当病菌影响到果穗时,病斑将从果轴扩展至果柄,最终影响到果指内部。在同一梳果中,内部果实往往比外部果实受害更严重。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会覆盖整个果实,使果皮变得粗糙。成熟时,这些病斑不会转为黄色,而是保持黑色斑点,导致果实外观和品质下降,且不易储存,收购价格也会显著降低。
香蕉黑星病的病原是香蕉大茎点菌,该病菌通过雨水的溅射将分生孢子传播到健康的叶片和果实上。当分生孢子萌发成分生孢子器(即黑星)时,病菌通过露水和雨水的流动进行传播,从叶片扩展到果轴、果柄及果指顶部。因此,通常在4月至10月炎热多雨的天气条件下,该病会频繁发生。
定期清理园区是降低病源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对于香蕉黑星病的化学防治方法,建议参照叶斑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施药,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抽蕾期间,建议喷洒药剂一次,然后进行果实套袋,以保护果实免受病菌侵害。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香蕉黑星病的发生,保障果实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上一篇:香蕉的贮藏与保鲜
下一篇:香蕉冬季贮运谨防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