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象甲是危害蕉类作物的首要害虫,成虫和幼虫皆可对假茎造成钻蛀损害,导致植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植株的腐烂和枯死。这种害虫属于鞘翅目象虫科,涵盖两个种、三个型,广泛分布在全国各个香蕉产区,尤其以西贡蕉为主要寄主,同时也危害大蕉和粉蕉等品种。
在华南地区,香蕉象甲每年发生4到5代,世代重叠,虫态常常可以同时见到,并且没有明显的越冬休眠现象。成虫交尾后,会在假茎的叶鞘组织内的微小空格中产卵,每个空格内通常产1到2粒卵。在卵产处的叶鞘表面,通常可见一些微小的伤痕,并伴随水渍状、后逐渐变褐色的斑点,有少量胶质物透出。幼虫孵化后,会通过蛀食假茎形成交错的蛀道,严重时一株植物可能会有百头幼虫。幼虫呈乳白色,肥大且无足,老熟后在蛀道内化蛹,随后成虫羽化并暂时留在蛀道内,几天后再钻出。
受到香蕉象甲侵害的植株,其叶片会出现卷缩和变黄的现象,枯叶增多,结实数量减少,果穗甚至无法抽出。在严重的情况下,假茎可能会腐烂,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香蕉象甲,首先需要严格检疫,禁止带虫的蕉苗进入新的种植区。如果条件允许,推广使用组培苗也能有效减少害虫的传播。
清明前的"圈蕉"措施结合栽培,可以减轻虫害。定期割除受害和已经腐烂的叶柄,以及清除部分成虫和幼虫,将有助于减少害虫的数量。此外,采果后应及时砍伐假茎以便处理,可以选择堆肥、沤肥或深埋的方法。
对成虫的防治可以使用40%乐斯本或80%敌敌畏500倍液,或者40%乙酰甲胺磷500倍液进行喷雾或淋灌。这些药剂对成虫的治理效果较好,但对幼虫的效果相对较弱,因此需要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共同保护香蕉作物的健康生长。
上一篇:干旱对苹果的危害及抗旱措施
下一篇:苹果新品种: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