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主干部位,病部会出现腐烂和流胶现象,严重影响树势,甚至可能导致“环割树皮”现象,从而致使植株死亡。
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可以彻底刮除病部,并在伤口上涂抹波尔多浆、桐锰合剂、接蜡、2,4-D升汞液、柠檬组织磨碎液、石硫合剂或鲜牛粪等。然而,如果刮口过大,愈合将会变得困难;而且如果连续多年进行刮治,可能会加速树体的衰败。
在1971至1972年间,针对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在病部采取浅刮深刻的方式,首先将病部的粗皮刮去(现青黄色为宜),然后纵切裂口数条(纵条间隔1厘米),深达木质部。接着,分别涂抹托布津、春雷霉素、多氧霉素、内疗素、退菌特、氯硝胺、氟硅酸、煤焦油及白碱等多种药剂,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托布津和春雷霉素的效果最佳,尤其是托布津的疗效更为显著,药效期长,治愈病斑稳定。根据田间的应用浓度,春雷霉素应在200单位左右,而托布津应在100至200倍液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