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适宜在平地和山地种植,但根据各地的栽培经验,山坡地的成活率和生长表现优于平地。这是因为山坡地能够有效避免晚霜和早风的影响。而在土壤方面,猕猴桃的要求虽然不严格,但最适合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在5-7之间的土地上生长。而粘重、积水及盐碱地则不适宜种植,如果土壤pH值高于8,则需要进行改土处理后方可栽种。
在猕猴桃的栽培中,架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新西兰采用的架式包括篱架、平顶大棚架和“T”型架等,其中“T”型架因投资少、便于机械操作而被广泛使用。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使用篱架。在中国,常见的架式包括单篱架、双篱架、平顶棚架、倾斜棚架及“ T”型架。棚架的设计与葡萄架相似,其高度一般为1.8-2米,架距为4-6米,共设有三道铁线。“T”型架的高度和架距略小,管理相对方便,但产量不如棚架高。棚架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果实的产量潜力。
猕猴桃是雌雄异株的植物,种植时必须配置授粉树,最佳的配置比例为8:1或6:1。此外,在猕猴桃园内应设置蜂箱,以利用蜜蜂来辅助授粉。由于猕猴桃的花粉轻且易干燥,且密叶结构使得依靠风力传粉效果不佳。因此,借助蜜蜂的传粉能有效提高果实的数量。研究表明,每公顷可设置大约8个蜂箱。同时,要避免种植与猕猴桃花期重叠的作物,以免影响蜜蜂的活动和授粉效果。
猕猴桃的定植时间可选择春季或秋季。在长江流域,适合的春季定植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而秋季定植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东北地区适宜在4月到5月中旬进行春季定植,秋季定植时间为10月的上旬和中旬。种植时的行株距也因品种而异,例如中华猕猴桃的行株距为4-6米×3-4米,而美味猕猴桃的“T”型架则为4米×3米。定植时,需挖60cm以上深度的定植坑,在坑内加入4-5kg的腐熟肥料以供养分。定植时,要保持苗木与苗床的深度一致,周围可插入带叶的枝条覆盖,以保持适当的光照。在东北地区,定植后应将苗倒伏并用土覆盖,发叶后再去除土壤覆盖。
为了加快主干的生长并增强其牢固性,定植时应立支柱,将新发出的主干绑在支柱上,以促使其垂直生长,这样有助于未来的管理和产量提升。
上一篇:冬雪王桃:极晚熟桃新品种的盛宴
下一篇:河南猕猴桃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