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龙眼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病虫害对其造成威胁。其中,黑盾守瓜在广西桂西南地区对龙眼的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龙州和大新地区的主要害虫,并有向桂东南扩展的趋势。这种虫害主要影响龙眼的新梢嫩叶、顶芽和幼果,导致产量明显降低。因此,加强对黑盾守瓜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该虫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黑盾守瓜的成虫体型呈椭圆形,头部为鲜红色,复眼呈黑褐色,触角为线状,共有11节为黑色。其鞘翅的基部和端部边缘为黑色,其他部分则呈现灰白色,前胸背板和腹部为淡黄色。成虫的体长为8毫米,宽度为3毫米。
卵呈紫红色,形状为长椭圆形,长约9~10毫米,表面有蜂窝状的刻纹。幼虫体长在15~18毫米之间,呈乳白色,头部为黄褐色,只有3对胸足,腹部由9节组成,形态类似金针虫。
黑盾守瓜的蛹为离蛹,长度约7毫米,颜色为黄褐色,附肢松散。
黑盾守瓜每年繁殖一代,成虫通常在树冠或杂草上越冬。2~3月,成虫开始活动,取食、交配并产卵于2~10厘米深的土壤中,卵期一般为6~8天,在高湿和黑暗条件下,孵化率可达90%以上。一般在4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出现,历期为18~28天,数量在5~7月最为集中。新成虫通常出现在5月中旬,与越冬成虫共同危害龙眼的嫩梢和叶子,成虫的寿命可达19个月。
黑盾守瓜的幼虫一旦孵化,便会寻找龙眼幼嫩根部进行取食,主要是食用菌根的表皮组织。越冬成虫在春季龙眼抽梢时,开始危害嫩叶及顶芽。到了5月中旬,既有的新成虫又有越冬成虫一同对幼果进行取食,导致果实表皮形成鱼鳞状斑点。进入6月后,成虫继续危害夏梢和秋梢,嫩叶受到严重损害,可能完全被吃光。此外,顶芽受到严重影响时,也会逐渐枯死。等到10月份,秋梢老熟后,成虫会转而取食顶芽和侧芽,最终导致母枝在来年难以抽出花穗,造成龙眼明显减产。
在冬季进行清园工作,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以减少黑盾守瓜成虫的越冬场所。夏季可以通过松土,将5~20厘米土层中的幼虫暴露出来,然后使用药物喷洒土壤,从而有效杀灭幼虫。
从4月开始,每次新梢抽出时都要定期观察虫害数量,当发现每梢成虫达到4头时,应立即进行防治。在5月和7月虫害高峰期建议采取“一梢两药”的措施,即在抽梢初期和梢老熟前各喷一次药物,以保护新梢。10月份对最后一次秋梢进行抽取前后,也要各喷一次药物,以防治成虫对母枝顶芽和侧芽的危害。
选择的农药应以高效、低毒和内吸性强为主,例如使用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10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倍液等,这些农药均展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更换农药,以防止出现抗药性。
下一篇:大久保桃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