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霜疫霉病是一种对龙眼果实造成重大影响的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龙眼产区。该病害通常在果实采收前加以发生,导致烂果及落果现象频繁;即使在果实采收后,运输和销售期间,受感染的果实依然可能继续发展,烂果率有时高达30%-50%。
该病害首先会在果实的果蒂处出现,早期表现为果皮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至黑色病斑。数日后,这些病斑会迅速扩展,最终导致果实变黑并腐烂,散发出酒味和酸味,并且流出褐色的汁液。在病害发展的中后期,病部表面还会出现白色霜霉状物。同时,叶片也会遭受感染,出现褪绿斑驳,后来病斑扩大为不规则的黄绿色斑块。当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亦会形成白色霜霉状物。
造成龙眼霜疫霉病的病原为一种真菌,称为龙眼霜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该菌丝多分枝,并通过吸器进入寄主细胞以吸取养分。孢子囊梗直立且末端稍尖,孢子囊呈长椭圆形,淡褐色,顶端有明显的乳状突起。
该病菌可能以菌丝的形式在受害部位越冬,并在翌年春季借助风雨传播,从而成为初次侵染来源。该病害可同时侵染叶片和果实,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期间侵害接近成熟的果实。在果实采收前,遇高温高湿和南风天气,病害蔓延迅速,影响严重且落果现象加剧。果园如果管理粗放、排水不良,以及环境阴湿,都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
首先,控制果园的湿度是关键。建议采取深耕改土和施用有机肥料,确保果园在冬季保持清洁,以减少病害的滋生。
在清园后,应及时喷药进行封园处理。针对历年发病较重的果园,建议在开花前、谢花后及果实接近成熟期前分别进行药剂保护喷洒。具体实施和农药品种的选择,可以参考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相关方法。
上一篇:龙眼肉的美味制作方法
下一篇:脐橙春季芽接与剪砧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