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汉平原,柑桔苗圃的嫁接工作主要集中在夏末秋初的8月下旬至9月。这一时期,当年播种的砧苗已达到适合嫁接的粗度,此外,芽接的成活率也相对较高,能够确保翌春接芽充分萌发。相比之下,春季的嫁接仅作为辅助手段,通常采用枝接,但操作相对复杂,并且需要较粗壮的砧木。而芽接则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江汉平原春季气候多变,影响了嫁接的愈合过程及接芽的萌发。因此,本研究关注春季适宜的芽接时间和剪砧技术,以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剪砧方法。
本实验在本院果树苗圃基地进行。选用的苗木在4月3日进行嵌芽接,接芽未露出,并进行绑缚。随后分别在4月23日和5月7日执行剪砧操作。每次剪砧采用六种不同的方法,具体为:去膜+不剪砧、去膜+剪砧、去膜+芽上刻伤、挑膜放芽+不剪砧、挑膜放芽+剪砧以及挑膜放芽+芽上刻伤。在剪砧时,砧木在上方约0.6处进行剪断;挑摸放芽是指用刀尖将芽眼处的膜挑开,以促进接芽的萌发生长并保护芽片免受环境影响;刻伤方法则是在接芽上0.6处横割伤砧木,深达木质部,以减少一次性剪砧对接芽的不良刺激。实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0株,进行3次重复。剪砧后立即调查成活率,并于5月31日再次调查成活率和萌芽情况。
根据研究结果,虽然在同一剪砧时间内各剪砧方法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剪砧时间的选择对成活率影响显著。4月23日剪砧的成活率明显高于5月7日的剪砧,随着剪砧时间的延迟,接芽的死亡率逐渐增加,第二次剪砧后约20%的接芽死亡。这可能与5月份的高温、降雨偏少有关,这种高温干旱可能导致愈合较差的芽片风干致死。
从研究数据来看,去膜剪砧和挑膜放芽这两种方法的萌芽率最高,均超过90%,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而其他四种剪砧方法的萌芽率均在30%以下,且相互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一次性将砧木剪掉促进了萌芽,这在预期之内。而在接芽上刻伤的方法意外地表现良好,使接芽处于优势位置,从而有利于萌发。此外,同一剪砧方法在不同时间使用,对接芽萌发的影响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在江汉平原的春季芽接中,直接进行一次性去膜剪砧不仅不会影响嫁接成活,还能确保接芽早期萌发且萌芽率高。而在保证接芽愈合的前提下,提前进行剪砧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并促进接芽的萌发。因此,建议在剪砧时尽量避开5月份频繁出现的高温。虽然挑膜放芽的方法效果也很好,但操作较为繁琐。未来研究需要探讨不同时期剪砧的方法及其对接芽的影响,以寻求更加有效的嫁接技术。
上一篇:龙眼霜的疫霉病问题解析
下一篇:龙眼冬季梢的嫁接育苗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