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大樱桃价格持续上涨,许多果农开始大规模种植设施栽培大樱桃。然而,许多种植者在管理技术上存在不足,这导致了产量和品质的降低。基于作者的生产实践和调查,本文将讨论一些主要管理问题,旨在为果农提供参考与改善建议。
良好的施肥管理是促进树木健康生长的基础,但许多种植者在施用有机肥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些果农在大樱桃采摘后急于施肥,未经过腐熟的有机肥被过早施入,导致肥料发酵和积水,最终导致烂根和树木死亡。而另一些农户则因施肥时间过晚,未能及时浇水,影响了肥料的吸收。
随意选择施肥位置,尤其是在根系分布不均的地方施肥,可能导致肥料沉积而无法有效吸收,甚至可能损伤树木的健康。
产生花芽的关键时期在采果后1-2个月,许多种植户未能及时补充追肥,造成枝条旺长,影响花芽的形成和质量。
揭棚后如未及时喷施叶面肥,可能导致叶片早衰,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从而影响花芽分化。应定期为植株补充营养以维持其生长活力。
在5个月的生长季节中,有些大棚浇水频繁,过量浇水不仅导致养分流失,还会降低土壤温度,影响根系生长和授粉受精。
大多数大棚在行间搭建高畦,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应合理设计土壤管理,以提高树体的吸收能力和促进其健康发展。
采用不适宜的修剪技术,如将苹果和梨的修剪方法移植到大樱桃树上,可能导致生长不良和病害的问题。需根据大樱桃树的生长习性进行针对性的修剪。
当前大樱桃的病毒病日益严重,种植户若不能及时处理受感染的树木,病害将加剧,影响整体产量和品质。
大棚内的温度计位置设置不当,不能准确反映棚内真实的温度变化,导致开花和坐果产生问题。
不少果农在种植时未能合理搭配授粉树,导致花期不一致,影响坐果率,应根据品种特性进行选择。
一些种植者过于关注果实数量,未能进行必要的疏花疏果管理,导致果实质量不佳。
果农对气温管理过于关注,忽视了地温的提升,后者对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同样重要。
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病害频发,果农应加强对病害的预防,而不是仅在发现病害后进行治疗。
通过改进以上管理措施,设施栽培的大樱桃产量和品质有望得到提升,果农也能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改进甜樱桃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