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苗木是大樱桃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苗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树体生长速度、结果时间及产量。而苗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也受到其质量的显著影响。因此,在大樱桃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注重繁育优质和健壮的苗木。以下将详细介绍苗木的繁育技术规程。
在选择大樱桃的砧木时,存在多种砧木类型。主要包括莱阳矮樱桃、大叶型草樱桃、毛把酸、马哈利和考脱等。其中,大叶型草樱桃因其强大的土壤适应性、对根癌病的抗性以及与大樱桃品种的良好嫁接亲和力,成为理想的选择。该砧木的根系分布深,粗根发达,嫁接后的大樱桃生长健壮,稳固性好,不易倒伏,且易于丰产。
对于繁育大樱桃优新品种的苗圃地,最理想的选择是背风向阳、土质肥沃且不重茬、不积涝、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沙壤土,并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
在冬季,应施加5000-6000克/平米的基肥,并进行深耕。待翌春育苗前,再次进行耕翻,并将土壤整平,制作成畦。
大叶型草樱桃的根茎周围能产生大量根寨苗,一般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例如在春、夏季,从根系周围将根蘖苗培30厘米厚的土使其生根,待秋后或翌春发芽前,将生根的萌蘖分离定植。
压条繁殖方法主要有直立压条和水平压条。直立压条在秋季或初春进行。需留意每次培土后追肥灌水,管理得当。水平压条是将砧苗按一定角度斜栽至沟内,待新梢生长后进行覆盖和浇水。
苗木的嫁接多采用“T”形芽接和板片芽接法。T形芽接的适宜时间分为前期和后期,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接芽。板片芽接则可全年进行,适宜选择1年生的棒苗。
嫁接后需及时检查接芽的成活情况,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成功的接芽一般在25天后可解绑,并需定期剪除砧木上的萌芽,以促进接芽的快速生长。
有效的肥水管理能够促进苗木的生长,应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和浇水。同时,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确保苗木健康成长。
苗木出圃一般在落叶后进行,此时应保持根系的完整。在进行起苗时,需按照苗木的高度、粗度及根系发育状态进行分级管理,以便及时定植或假植。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苗木繁育是保证大樱桃生产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选择砧木、科学管理圃地以及进行精细的嫁接与后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大樱桃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