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害虫,是食心虫中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种类。在天水地区的新植樱桃园中,这种害虫也有发生。其幼虫以蛀食樱桃的新梢为主,尤其在混栽的果园中更为严重。
梨小食心虫的幼虫从樱桃嫩梢端的2-3片叶的基部进入,开始蛀食。被害的梢端会先出现凋萎,随后会有树胶从蛀孔流出,混合着虫粪。同时,虫道内会被虫粪填满,最终导致梢端干枯,形成折心现象。
梨小食心虫的年世代数量因地区与果园布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山西地区的反馈,梨园通常一年有3代,而桃园和混栽园则可达到4代。在樱桃园中,年世代数通常保持在3代之间。越冬代成虫一般于4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2代成虫则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出现。
越冬的虫态主要以老熟幼虫的形式存活,通常在树冠下的表土、树皮翘缝及剪口的缝隙中结茧越冬。经历过冬季的死亡率可达20%-40%,而在特殊年份则可能超过80%。
梨小食心虫的成虫在20-29℃的适宜温度下活动,若产卵期晚上8时后温度低于18℃,则产卵量会减少。此外,成虫活动与交尾需要相对湿度维持在70%以上。
梨小食心虫属于短日照滞育型昆虫,如果幼虫出伏后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会继续羽化。而当光照时间低于13小时,90%以上的虫子会进入滞育状态。
在桃、樱桃、梨等植物单独栽植时,发生的世代数较少,受害也相对轻微,而在混栽果园中发生的世代数较多,受害情况就会相应增加。
在建立新果园时,尽量避免樱桃、桃、梨、苹果树的混栽。如果已经是混栽果园,应在梨小食心虫的主要寄主植物上进行强化防治。
在早春发芽前,进行果树粗皮的刮除处理,并将刮下的粗皮集中烧毁。在越冬幼虫出伏前,可在主枝主干上使用束草或麻袋片来诱杀幼虫,同时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清洁。
在新梢被害的5-6月间,及时剪除受害的枝梢,并集中处理剪下的虫梢,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可以在老熟幼虫即将羽化和化蛹时,利用地面撒毒土和50%的辛硫磷粉剂形成毒土层,或使用40%甲基异柳磷进行喷雾。同时,在成虫和幼虫孵化的高发期,也可以利用40%乐果乳剂进行喷雾处理。
应积极保护和利用10多种天敌,如寄生于幼虫的小茧蜂和寄生于卵的赤眼蜂,利用这些天敌将有助于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上一篇:温室樱桃种植技术详解
下一篇:樱桃番茄的种植技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