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樱桃,又称大樱桃,虽然引入我国的历史不长,大约只有一百余年,但其在栽培方面的集中区域主要集中在渤海湾沿岸,特别是山东省。在山东省,近年来也出现了引种栽培的现象。然而,许多栽培实践却显示出各种问题,树体生长健旺但花芽形成较少,导致落花落果现象严重,结果的情况也很少,甚至无果,这表明其经济栽培价值不高。
首先,我省的生态气候环境对大樱桃的生长发育并不适宜。大樱桃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清凉干燥的气候,要求较长时间的日照, ideally 达到2600至2800小时,日照百分率须在57%至64%之间。而我省则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气温较高,雨水很多,日照时间又较短。这种环境限制了大樱桃的花芽分化,极大地影响了开花和结果。
其次,大樱桃在冬季休眠期间需要较长时间的低温以完成自然休眠。具体来说,当温度低于7.2℃时,需要达到2007至2272小时的低温才能顺利发育。如果低温时间不足,花芽发育可能不良,甚至可能导致花器不全。这将导致次年发芽迟缓、落花严重或花芽枯死的情况。在我省的某些年份,出现暖冬现象,这就无法满足大樱桃对低温的需求,进一步影响了其开花结果率。
由此可见,我省在栽培大樱桃时,需要从引种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的生态环境进行试验,避免盲目发展。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大樱桃的经济价值。
上一篇:樱桃储存与保鲜的关键技术要素
下一篇:樱桃流胶病防治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