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在顺义区马坡镇开展了枣树与草莓的间作试验,取得了显著成功。这种创新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改善了经济收益,使得农业种植更加可持续。
枣树具备抗逆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且生长周期集中,常与粮食作物或蔬菜间作,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和时间。同时,草莓耐阴且喜低温,开花结果期集中在次年的春季。这种优势互补的组合使得两者能够有效地共存,不会互相竞争,从而实现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为了确保植株生长健康,首先需要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整地。在枣树行间,每亩施用优质腐熟肥4000-5000公斤,翻土深度为25-30厘米,再整成2-2.5米宽的畦。
选择优良的草莓种苗是成功的关键。需选用品种纯正、健康的脱毒原种或一代、二代苗。在4月中下旬至5月底进行定植,行距为60-80厘米,株距为50-80厘米,确保规划合理,以达到最优生长效果。
植株定植后需立即浇透水,接着根据需要每隔2-3天再浇水一次。待草莓苗活着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并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促进根系生长和幼苗发育。
在草莓生长期间,主要病害包括炭疽病和灰霉病等,应采用对应的药物进行喷洒,如"可杀得"粉剂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定期更换药物以提高效果。此外,还应注意虫害的防治,使用合适的药剂对抗斜纹夜蛾和蚜虫等。
在草莓苗灌溉方面,需控制水量,避免水分过多影响枣树生长。经济效益上,种苗成本约为1000-1400元/亩,当年草莓苗产量可达30000-40000株,并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销售,预计总收入可达12500-14600元。这意味着,枣树与草莓的间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作物的生长,还极大地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上一篇:枣树的灌溉与排水管理
下一篇:李子保鲜与储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