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沧州市著名红枣专家王继贵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函,标志着他与沧县华农果树粘虫剂厂等单位共同研发的“红枣采后防浆烂处理制干技术”正式获得专利受理。这项技术的成功研发,将为沧州市的红枣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沧州市的年总产红枣高达5亿公斤,其中约有20%至25%的红枣因浆烂而未能正常收成,给枣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这一技术难题,王继贵及团队于2阗3年前便开始着手研究红枣采后防浆烂的相关课题,经历了长期的努力与探索,终于迎来了重要的突破。
这项技术的发明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 **可控枣果制干设施**:这种设施能够替代传统的自然晾晒和烘干方式,提高红枣的制干效率。
2. **防浆烂处理剂**:利用这种处理剂处理过的枣果,即便在阴雨天气下,浆烂现象也能大幅减少,确保了红枣的质量。
3. **“锈头”枣清洗剂**:这种无公害液体能够有效清洗红枣表面的锈物,提升了果品的整体质量,同时增加了枣农的收入。
沧州市科技局的一位相关人士指出,这项发明不仅是红枣生产后加工技术的重要环节,还大幅提升了红枣的优质率,对于帮助枣农增收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这项技术的推广将对沧州市的红枣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枣农们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
总之,河北省通过这项创新技术的推出,不仅改善了红枣的后期处理和干燥效率,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展示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前景。
上一篇:沙枣:盐碱地理想的绿化树种
下一篇:枣疯病的预防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