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冬枣的种植逐渐受到关注,但在某些地区,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冬枣幼树在越冬后出现死亡现象。本文将分析导致幼树死亡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帮助广大枣农减少损失。
肥水管理不当是导致幼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施肥量过大会使树势过旺;其次,施氮肥的时间过晚,会影响树体在越冬前的充实程度,导致枝条不健康,容易受冻。此外,过多的水量会加速树木的生长,甚至导致徒长,从而影响树木的冬季抗冻能力。
虽然冬枣对盐碱土壤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园地的盐碱含量过高,或者当年出现干旱天气导致盐碱加重时,幼树也容易死亡。因此,合理判断土壤状况至关重要。
在冬枣栽培中,选择不合适的间作作物可能会影响光照,造成树木生长不良,进而增加冬季死亡的风险。例如,在树间种植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会导致枣树光照不足,从而树势变弱。
如果防寒措施不当,可能反而加大幼树的死亡率。例如,采用根基培土的方式来进行防寒,可能由于早春土温回升缓慢而不利于幼树的存活。
应选择排水良好、盐碱含量低于0.3%的土地进行冬枣种植。如果选择了地势低洼的地方,建议在建园前进行台田和修水渠,以避免水分积聚。
幼树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合理施肥,前期追施氮磷肥,中后期则需追施磷钾肥。对于2年生以内的幼树,每年应施基肥10公斤,并适度追施复合肥。同时,控制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必要时要及时浇水,并在雨季保持良好的排水。
在春季要重点防治枣瘿蚊和枣尺蠖,夏季则需关注红蜘蛛和刺蛾类。可选择适合的农药,定期喷洒,以保护树叶,增强抗寒性。
建议在冬枣园中间作花生、豆类等矮秆作物,避免与高秆作物或秋季作物间作,保证冬枣的生长环境适宜。
入冬前,首先要进行封冻水作业,然后在树干北侧修建50厘米高的土埂。同时,树干涂白,可以使用生石灰与水的混合液来帮助反射阳光,降低温度波动。定期涂抹果树专用防冻剂,覆盖白色地膜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活动,防止水分流失。此外,用塑料膜包裹枝干,能有效防止枝条冬季失水。
总之,通过科学管理和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冬枣幼树的死亡风险,助力枣农实现丰收。
上一篇:大枣防虫储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