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壁虱又被称为枣锈螨和枣灰叶,是山东省冬枣产区常见的虫害,已成为枣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这种害虫对枣树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影响了生产和品质。
枣树受到枣壁虱侵害后,叶片常常出现卷曲现象,叶色也变得暗淡灰白,导致花果落失,从而引发树木落叶并造成二次萌发。此外,果面会出现锈斑,极大地减少了枣的产量及其整体品质。
枣壁虱的世代数量因地区而异,山东枣庄地区每年大约有10代。它们通常以成虫或若虫的形式在枣树的鳞片或树皮缝隙中越冬。枣壁虱的繁殖速度快,个体死亡率低,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和扩散能力,使其在控制上极具挑战性。
随着春季枣芽的萌发,越冬的枣壁虱开始活动并聚集取食。此时它们的密度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枣叶的北面三条主脉两侧,活动半径有限,但它们靠风力进行迁移,因此传播速度较快。当气温回暖至6月中旬时,枣壁虱的数量达到高峰,8厘米大的枣叶上可能出现100至200头虫,某些叶片的成虫和若虫数量甚至接近400头,主要集中在叶片背面。
枣壁虱对枣树的危害非常苗头,重度感染的树叶发灰率可达70%,卷叶率50%,锈果率达到20%,果实落率也在10%至15%之间,造成的减产幅度高达30%至70%。因此,枣壁虱已成为枣区内极为难以控制的螨类害虫之一。
针对枣壁虱的防治,需加强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涌现的高峰期。同时可以考虑利用自然敌害、农药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以减轻其对枣树的损害,提高枣农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选择适宜品种进行野生酸枣的嫁接
下一篇:枣果保存技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