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果实成熟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根据枣果的不同用途,采收时间有所不同。
在白熟期,枣果的果皮从绿色逐渐褪色,呈现绿白色或乳白色。此时,果实肉质松软,果汁含量较少,糖分含量较低。一般在这一阶段采收的枣果,适合用于加工蜜枣。
脆熟期是指果柄凹陷和果肩变红,直到整个果实变为红色。在此期间,枣的质地变得脆,汁液和含糖量显著增加。此阶段的枣适合用于鲜食或加工成酒枣。
完熟期的果皮颜色加深,表面略显皱纹,果肉靠近种核处呈黄褐色,整体质地变软。这一阶段的果实已经完全成熟,适合采收制干,拥有较高的出干率和良好的品质。
我国大多数枣产区通常采用晾晒的方法进行制干,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少,且能够处理大量的果实。
首先,选择平坦、向阳且无积水的场地。使用砖和竹片将秫秸箔支离地面约15厘米,然后将枣均匀铺在箔上,厚度约为6-10厘米。接着,进行3-4天的暴晒,并在此期间每小时翻动一次。在夜间,将枣堆成垄状,并用席子覆盖。白天则根据时间调整摊晒与堆积的节奏。
在晒制过程中,要根据枣的成熟度分类,避免不同含水量的枣混合晒制。此外,必须定期翻动,以防过度暴晒导致“油头”枣的问题。
目前,鲜枣的贮藏保鲜技术仍需改进,最多只能保存2到3个月。影响枣果保鲜的因素包括品种、采收成熟度、药剂种类及贮藏条件等。
耐贮品种,如冬枣、西峰山小枣等,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品质。
一般来说,成熟度越低,枣果的耐贮性越强。最佳的采收时机应为半红期,以保证风味和营养的积累。
采果时需小心轻摘,并保持果柄完好。随后,通过喷水降温或浸水方式进行预冷,以降低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期。
使用氯化钙等药剂进行处理,能有效延长贮藏期。处理后应将枣装入有孔的塑料袋或保鲜膜中,并按层放置,以减少水分蒸发。
贮藏时要保持温度在0±1℃,相对湿度稳定在90%-95%。还需定期检查枣果的变化,及时处理问题,确保效果。
上一篇:警惕第三代荔枝蒂蛀虫的侵害
下一篇:枣树基肥施用量的规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