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调查,第二代荔枝蒂蛀虫从4月上旬开始陆续出现,预计在下旬进入成虫高峰期。整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在电白县的调查中,早熟品种三月红的落地果百果虫量一般为9.3头,最高可达14.3头,蛀果率一般为10.8%,最高为15.3%。中熟品种如白腊、黑叶和白糖罂的落地果百果虫量则相对较少,普遍在0.3头至1.5头之间,蛀果率也仅在0.5%到1.3%之间。
广州市在4月中旬的调查数据显示,第一代蛀果率的平均值为5.64%,最高达到68%。落地果的蛀果率平均为21.25%,而百果虫的平均数量为9.12头,最高可达31头。相较于往年,整体趋势略有下降,但树上蛀果率平均为2.41%,同比增加12.6%。在惠阳区的调查中,早熟品种妃子笑的落地果蛀果率平均为38.2%,最高可达51.7%。百果虫的平均量为26头,最高为37头,较去年的54.1头减少了51.9%。
今年荔枝的挂果面积较大,不同成熟时间的品种混栽现象显著。早熟品种目前正处于膨大期,而中、迟熟品种则在幼果阶段。由于管理水平不一,田间虫源对作物造成影响。根据广州气象台的预测,从4月至6月,预计雨量偏少,平均气温略高,这些条件有利于荔枝蒂蛀虫的发生。
预计在我省荔枝主产区,第三代荔枝蒂蛀虫将以中等程度发生。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虫害将由南至北逐步进入成虫高峰期。其主要特点是发生时间不一致和分布不平衡,早熟品种受害严重,而中、迟熟品种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各地应加强田间调查,确保及时准确掌握荔枝蒂蛀虫的发生动态,并准确预报成虫的高峰期。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并及时进行分类指导防治,以降低虫源基数,减少虫害对荔枝的影响,确保荔枝的安全生产。
下一篇:最佳枣果采收时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