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树的嫁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嫁接部位和品种,以及后续的管理措施,是确保果树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关于嫁接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的详细解析。
嫁接的部位应选择在二、三、四级的骨干枝上,具体选择视树龄而定。最佳的嫁接位置是生长旺盛的枝干,而老化、裂皮、病虫害严重、表皮受损较大的枝干不适合进行嫁接。嫁接接口的部位最好在枝干的两侧或上方,接芽与树干基部、接芽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30至40厘米左右。
选择亲和力强的品种进行嫁接非常关键。以尾张温州蜜柑作为中间砧,可以嫁接兴津、宫川、胁山、龟井25号、宣恩早和国庆1号等早熟品种。也可以嫁接脱毒的朋娜和纽荷尔脐橙。对于早熟的温州蜜柑,自身亦可嫁接早熟品种。尚未脱毒的脐橙枝条和柚类、金柑则不宜作为接穗或中间砧。
嫁接后,需要加强管理措施。首先要进行抹芽,每个接芽应留1至2个芽,优先保留强壮的芽,去掉弱芽。然后进行摘梢,第一次摘梢时需留10至15厘米,第二次视新梢的长势而定,留15至25厘米为宜。同时在修剪方面,可以采用大枝修剪法,以使树形开张,确保枝梢分布均匀,从而实现立体结果的目标。
关于采果的方法,短果枝结果的应逐个采摘,采后根据枝梢粗细保留12至18厘米的短剪,并留2至3个果梗抽梢。对于中长果枝结果的,则需在距基部留15至20厘米的短剪,如果这一段枝条内结有果实,则应保留果梗短剪,让果梗抽梢,其余部分全部剪掉。待新梢抽出后,应每短桩选留3至4根中庸的新梢。如果新梢生长旺盛,在每年的7月18至22日间,要对每根新梢留15至20厘米进行短截,以促进早秋梢的生长。这类枝条通常会成为次年良好的结果母枝。错误的采果方法,例如将结果枝从基部剪掉,或全部保留下来,都会造成空膛或树形紊乱的不良后果,需要特别注意。
通过以上的嫁接技巧和管理策略,能有效提升果树的生长和结果质量,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柑桔栽培的后期养护技巧
下一篇:柑橘类植物锌元素缺乏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