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枇杷在低温条件下的耐受能力,对于种植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影响枇杷耐寒性的不同因素,包括花蕾、幼果以及温度的具体数值,帮助您更好地预防冻害。
枇杷的耐寒性因其发育阶段而异。一般而言,枇杷的花蕾在-7℃至-5℃之间最为耐冻,而幼果在-3℃时便会出现冻害。越是晚开的花,耐寒性相对越强。另一方面,温度越低且持续时间越长,冻死率也会相应提高。
研究表明,在低温下降至-7.9℃、连续两天在-5℃以下的情况下,迟花的枇杷品种可能会受到轻微的冻害,而早花品种可能会出现严重冻害。在-3℃时,枇杷的花萼和幼果皮层开始结冻,尽管胚珠仍未变色,而在-6.1℃时,幼果的内胚珠有可能会发黑。温度若进一步降至-7.9℃,大多数花及幼果的内部胚珠会变黑。
根据室内实验,枇杷果实胚受冻致死的温度大约在-3℃。具体而言,当温度为-2℃时,幼果可以在4小时内几乎不受冻害;而在-3℃时,幼果冻死率在3小时约为20%,4小时则上升至40%。而在-4℃的情况下,1小时内超过40%的幼果会死亡,这表明更低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又会导致更高的冻死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的低温有时也会造成严重冻害,气温较低的地区往往会提高植物对寒冷天气的耐受力。在这些地区,温度不易降至-3℃以下,而在温暖地区,低温往往在2-3℃之间,因此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弱。实施有效的种植管理,特别是在温暖区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上述分析,了解枇杷的耐寒性可帮助种植者有效预防冻害。如果您还有更好的建议或经验,欢迎留言分享。
上一篇:枇杷受冻害后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采用大棚栽培枇杷有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