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苹果果实的管理,确保优质丰产的关键在于前期和后期的有效管理措施。在开展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和果实套袋等前期工作后,后期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措施。
适时除袋是确保水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除袋过早,果面会变得粗糙且色泽暗淡,腐烂率也会增加;如果除袋过晚,水果着色会不均匀。对于黄绿品种来说,可以选择不除袋或在采收前5至7天除袋。而对于早熟和中熟的红色品种,通常在采前15至20天进行除袋。对晚熟的红色品种,如“富士”,一般在采前20至30天除袋。各地区应依据当地气候情况选择除袋的最佳时机:在温差大、光照强的地区可以适当延迟除袋,而在温差小、阴雨天气多的地区应适当提前除袋。
对于单层袋,建议先从中间撕裂袋子,避免直接暴露,以免灼伤果实,待一周后再将袋子完全取下。对于双层袋,应先去掉外层,待5至7天后再移除内层。
摘叶有助于防止果实表面出现花斑。摘叶应在除袋后进行,重点是去除果实周围5至15厘米内的遮光叶和贴果叶,确保至少60%的果面能直接接受阳光。摘叶的数量应控制在总叶量的30%以内,避免过多或过早摘叶导致日烧及果面降色。
当果实的阳面着色后,需要进行人工转果,以保证背阴的果面也能得到光照。距离枝近的果实应转动180度后固定。对于双果,需两个果实都各转180度并靠在一起。而对于下垂的果实,可以使用透明塑料胶带将其转动180度并固定在附近的树枝上,转果后着色指数可提高约20%左右。
在果实着色期,每隔10天左右喷施0.2%至0.3%的磷酸二氢钾液,可以促进果实的着色。同时,因套袋果实容易缺钙,喷施适量的钙肥也是必要的。
在果实着色期的傍晚或清晨进行喷水,可有效降温增湿,有助于果实的着色。
在条件允许的果园中,除袋后可在树下沿行向铺设银色反光膜,反光膜要用石块固定。这样可以充分促进树冠下部果实的着色。在采果前,反光膜应被回收并清洗,可以在来年继续使用。
定期清理落地果实及树上的病虫果,并将其集中深埋,以减少病虫害源的滋生。
最后,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确保适期分批采收。例如,元帅系品种通常在9月中下旬采收,而富士系品种则适合在10月下旬采收,对于套袋果实则可以适当推迟收获时间。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苹果的果实质量和产量,保证每一季的丰收。
上一篇:8月份苹果园管理要领
下一篇:香蕉交脉蚜有何危害?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