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示范,“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成功问世。这项技术解决了乔化密植苹果在10年后所面临的四大技术挑战,包括光照不足、产量低、品质差和大小年现象,从而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苹果高光效树形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树的主干较高,没有中心干头,树冠仅保留一层,使叶、果、枝都能获得光照,增强了树膛的光照效果,园内的通风和透光性良好。一般情况下,干高为1到1.5米,总高度为2.5到3米。
该技术要求永久性大主枝少,最后选留2到4个主枝,并在其两侧只培养结果枝组,不配置大侧枝。
经过冬剪后,每亩的枝量维持在约5万条,改善了光照条件。
主枝两侧培养下垂结果枝组,形成立体的结果树形态。
即使是80年生的树木仍能保持高产,而百年生树也能继续结果。
高光效树形确保了充足的光照,带来了高产和优质的果实,同时消除了大小年现象。
对于乔化密植的苹果树,特别是三主枝疏散分层形和纺锤形的树冠,通常在7年生后需开始进行形状改造。以下是改造的具体步骤:
首先,需确定永久株与临时株,并优先修剪永久株。
根据永久株和临时株的原则,进行必要的修剪,确保整形与结果相结合。
树的改形分为三步进行,逐年移除基部的大主枝,逐步提高干高至1.5米,最终实现2.5米到3米的高度。
主枝两侧需培养尺寸各异的下垂枝组,以提高产量。
在改造初期,除了永久主枝外,其他小枝不需打头,要重点关注疏枝,避免短截。
在进行树形改造时,高接与大改形的工作应一次性完成。
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锯除严重影响永久主枝的临时主枝,二是剪除离主干1米内的结果枝组,三是锯除临时主枝外部的1/2。
需要注意的是,疏除旁侧的小枝、处理掉影响主枝的竞争枝和逆行枝,同时适当保留中庸枝条,以防日烧。
落头修剪时,务必留下约30厘米的活桩,以防腐烂病的侵害。
主干形的提干通常需1至3年完成,而纺锤形的提干则需3至5年。
大改形后,需尽快进行伤口的保护,以保证树体健康。
通过科学的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苹果的整体产量和果品质量,为果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怎么栽培香蕉西葫芦
下一篇:香蕉受寒后怎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