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具有体格大、生长发育快、成熟早、一胎多羔(平均产羔率281%)等特点。一年二胎或两年三胎,易饲养,适应性强,肉皮兼用,适于肥羔生产,板皮适于分层作真皮面料等优点。因此,提高小尾寒羊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是提高产羔成活率。
小尾寒羊初情期早,一般母羊6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它常年发情,以秋春季最为旺盛。发情羊表现为外阴唇充血红肿,有黏液从阴门流出及爬跨反射现象。此时为配种的最佳“火候”,要及时配种。处女羊发情不明显,且多拒绝爬跨,拒爬时要进行站立保定。发情周期一般为16天~21天,平均18天。一次配不上,可采取多情期配种。妊娠期150天左右。在母羊妊娠期,要加强管理,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或完全舍饲。
分娩后,对初生羔羊,要及时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躯体上的黏液让母羊舔干净,天冷时要生火取暖。对刚产下的羔羊,接产者要把食指伸入羔羊嘴中,让其吸吮一下,并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抗体、镁等物质,能增强羔羊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胎粪排出。
为羔羊断奶,需要人为训练羔羊的采食能力,在羔羊10日龄~15日龄时喂一些鲜嫩的青草、菜叶或细软易消化的干草、叶片,以刺激羔羊消化道消化机能的早期形成和向羔羊自主采食方向过渡。
羔羊常见的疾病有缺铁、缺硒等营养性拉稀和细菌性下痢等。对此,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应用升血铁制剂及加硒微量元素等,菌痢要用药物及时治疗。妊娠母羊在分娩前20天~30天和10天~20天时要及时预防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提高羔羊免疫能力。
上一篇:秸秆草粉发酵技术在羊饲养中的应用
下一篇:山羊夏季管理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