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又称碱草,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草甸草原及干旱草原上的重要建群种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松嫩平原及内蒙古东部,同时在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也有分布。羊草在寒冷、干燥地区生长良好,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提供丰富的青饲料。
羊草的叶量丰富,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受到各类家畜的喜爱,被誉为“牲口的细粮”。其粗蛋白质含量在花期前一般占干物质的11%以上,分蘖期可高达18.53%。羊草的干草在保持良好营养成分的同时,气味芳香,适口性佳,且耐贮藏。羊草的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良好管理下每公顷可产干草3000-7500公斤,种子150-375公斤。
羊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发达的地下横走根茎,根深可达1.0-1.5米。其茎秆直立,株高50-100厘米,叶片较厚且硬,穗状花序顶生,种子细小,千粒重约2克。
羊草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和耐土壤瘠薄的特性,适应范围广泛。它在冬季可安全越冬,年降水量25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羊草的根茎发达,具有强大的无性更新能力,生育期可达150天,生长年限长达10-20年。
羊草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合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种植。秋翻地深度应在20厘米以上,并及时耙地和压地。
羊草需肥量大,必须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基肥应施半腐熟的堆肥,每公顷3.7万-4.5万公斤,并增施磷肥和硼肥以提高结实率。
羊草种子在播前需清选,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每公顷播种量为37.5-42.5公斤,行距15-30厘米,覆土2-3厘米。
羊草苗期生长缓慢,易被杂草抑制,需及时消灭杂草。追肥应在返青后进行,并及时灌水。
羊草适合在4月中旬开始放牧,6月上中旬抽穗后应停止放牧。可与其他牲畜轮牧,防止过重放牧。
羊草在孕穗至开花初期割割,晾晒后可制成干草,供奶牛等牲畜食用。羊草干草也可制成草粉、草颗粒等商品饲草。
上一篇:“泰山黑”山羊品种解析
下一篇:春季防范羔羊尿结石的措施